
十幾年前還聽聞「企業購併國家」,回頭看才知道企業從來沒有脫離政府的掌控。那些全球化與「地球是平的」的理想,最後商人還是在地緣政治壓力下妥協了。
「幾十年來,企業界一直幻想自己身處一個去中心化、無國界的世界。如今卻在次發現設置於政府的束縛。儘管一些企業人事圖擺脫全球經濟的基礎結構,以及由美國主導的金融、生產和資訊等中信化網路。但要如何做到卻是個難解的問題」
閱讀這本書,會對於華為為何以及如何被制裁,伊朗與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種種戲碼,還有顯而易見的晶片戰爭,有更深入的了解。
#路徑依賴為地下帝國鋪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種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之下成為世界的霸權。即便在冷戰時期霸權似乎受到挑戰,但事實證明他的實力仍然是遠遠超越其他國家的。書中描述各種網路的基礎建設,金融體系的基礎建設,以及半導體核心技術的掌握,是美國維持霸權的重要基礎。
這個精密而冷酷的機器是我們每日生活運作的底層,但其實這並不是任何人精心籌劃出來的藍圖。走在最前面的往往是看到商機的企業,基本上是為了獲利而驅動的,進而建立起這一切的網絡。而如同歷史與社會學家所發現的,人類歷史中任何新的組織建立,能夠現在過去已經有的路徑規劃上絕對是最方便的(例如新的帝國,在舊的城市道路基礎上在持續建設,是最簡單的)
書中介紹了這些帶著全球化理想的企業如何鋪墊出這些網絡。但他們不知道,數十年之後這些反而成為他們想逃避政府管制,卻直接被全盤接收利用的工具。這讓我想起美國一些網路科技龍頭,這幾年前如何公開的以捍衛言論自由或是客戶利益反對政府的介入。但今年初新任總統就職典禮中,同樣這些企業的老闆們卻一個一個努力的表現出願意配合的態度。
#相互依存關係的武器化
兩位作者最重要的一個研究,就是美國如何使用全世界對將基礎建設的依存,轉而變成是霸權受威脅時的一個武器。在安定太平的年代,各國雖然知道美國掌握這些資源,但整體是信任他有足夠的制衡機制,也深信他對盟友的保護。
所以當烏俄戰爭,俄羅斯被踢出 SWIFT 交易系統時,不但對俄羅斯的經濟造成衝擊,也讓美國的盟友們驚覺這個看似中立的協議,竟然能夠成為制裁的工具。從幾年前華為受到制裁,到現在的晶片戰爭,都是顯而易見看見中國似乎也想要複製這些基礎建設掌握的方式,而最直接攔阻的反應。
對於俄羅斯和中國有這樣的反應,並不令人驚訝。但是當美國對於歐盟開始施加更多壓力的時候,這些以為是美國盟友的國家突然現在困境當中。在能源上歐洲非常仰賴俄羅斯,在市場上他必須仰賴中國,而在安全與這些基礎建設上是仰賴美國。當三方有這樣撕裂的時候,夾在中間的歐洲顯得格外的脆弱與無助。
#企業要當瑞士還是芬蘭
在這些相關行業當中成功建立全球領先的企業,常常自詡要成為中立的勢力,像是台積電想要成為半導體界的瑞士,或者是微軟想要成為資訊界的中立國。但幾年前開始,微軟從反壟斷法拆分的威脅當中,逐漸的開始學會應對美國以及各國政府的要求,像是建立自己的外交體系一般。而現在他發現但很難變成像瑞士這一般的中立國,反而像是芬蘭一樣成為必須選邊站,並且成為國家戰略的一環。
近幾年被受矚目的台積電和輝達,更是從全球化科技發展的贏家,逐漸變成地緣政治下必須開始選邊站的巨人。跟微軟一樣,他們的經營團隊要兼顧客戶,股東,和政府的要求,像是走鋼索一般難度越來越高。
作者寫這本書的原因,就是希望讓美國人意識到,這種從恐懼受到威脅出發的心態,進而把相互依存的關係成為一種武器,雖然短期看起來有效果,但長期也是一種削弱自身在世界影響力的做法。擁有地下帝國霸權的美國,面對勢力逐漸崛起的中國,他們的建議是:美國或許可以運用其帝國影響力,建立起一個權利與正當性相互增強的共同體。即使充滿著缺陷、妥協、矛盾和盲點,但至少可以用策略性的眼光來看待彼此的關係,而不是是一種敵我的姿態。
「帝國的根基盤根錯節,難以徹底拔除。然而,即便無法擺脫地下的黑暗,我們人可努力,將其引導向上生長,朝向陽光與空氣。」
📚延伸閱讀📚
📕”Chip Wars” 晶片戰爭
書中一步步顯明台灣在廿一世紀半導體爭霸戰中,被推上焦點的事實。身在這個颱風眼中的我們,既然沒有躲避的選項,或許應該像半導體武林群雄一般挑戰自己夢想更大,挑戰自己將失敗視為實現夢想的一部分,在世界各國家趨於內向的時候更多接觸外界,主動找尋位置,創造價值。
Chip War 晶片戰爭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中文版「變化中的世界秩序」
延續著這世界強權生命週期的歷史,既有強權面對新興強權時,總是會讓緊張的情勢升高。這不單是關乎新舊強權也會牽動其他國家,特別是鄰近的國家。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變化中的世界秩序
📘”On China” 中文版「論中國」 (季辛吉 著)
尼克森時代的美國國務卿季辛格著作,以他當時與周恩來交手的經驗,到促成中美重新建立關係。他以一個西方人的角度,看見西方西洋棋與中方圍棋的不同思考戰略,產生什麼樣的碰撞。
On China 季辛吉論中國
İstanbul kırmadan su kaçak bulma Arnavutköy’de su kaçağı vardı. Uzman ekip sayesinde sorunumuzu hızlıca çözdük. https://uppervote.com/read-blog/2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