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verything Blueprint

Photo credit: Author’s Linkedin

萬物聯網運算的藍圖,背後常常是安謀(ARM)巧妙助一臂之力

近年來半導體與地緣政治糾纏不清的關係,很大一部分的視角是從美國來看,另一股聲音是從亞洲的角度來看。這本關於安謀公司歷史的書,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英國與歐洲觀點,我聽著作者用正統的英國腔所閱讀的有聲書,格外的有英式風格🇬🇧

如同許多矽谷科技公司的創業故事一樣,安謀起於一群對電腦有熱情的年輕工程師。一樣因著鄰近學校(劍橋)而有熱情活力,但不同於矽谷的車庫,他們草創時期是在一個穀倉裡面。原本的母公司 Acorn 在80年代左右,躍躍欲試要在萌發的電腦市場中大展身手,一度被認為是「英國的蘋果電腦」。他們為英國最大的媒體BBC創造了一款”BBC Micro” 大獲好評。而這個項目也驅動他們用精簡的指令集設計一個中央處理器,而ARM 架構就從此誕生。

讀這本書好像重新回顧過去50年來令人驚奇的科技史,從個人電腦,到手機,到智慧型手機,到平板,到雲端資料中心,以及現在萬物皆聯網萬物皆智能的世界。很大一部分在之前所讀的晶片戰爭一書當中是非常雷同的。台灣因為半導體以及電子業得到社會很大的重視,因此讀者讀起來或許也會非常的有共鳴。但是我覺得這本書帶給我最深的思考,是關於在許多看似失敗的景況當中,有時候會生出意想不到的契機,有時候會的推動你走向更適合的路,或是有時候在過程當中順便創造的事物,一段時間過後再來看才看出它的價值。當然過去安謀從Acorn開始,找到日本遊戲機的機會,找到十分合拍的Nokia搭上手機崛起,以及跟Apple 三十年的緣份。但引起我注意的是各種看似「失敗」的片段。

第一個失敗是Acorn沒有辦法繼續在電腦的市場上有足夠的競爭力。肩負英國國家品牌的使命,這樣的失敗在當時應該是很難以接受的。由這裡所生出的ARM 當時在公司是很小的一個團隊。從當時的眼光來看,要能夠想像到因為電腦市場的失敗,使他們專注在處理器的設計,應該是不容易想像的。

再來就是比iPad早了十幾年的Apple Newton,可以說是是非常前瞻的產品,等於是拿90年代的技術在做iPad 。發表的時候觀念令人驚艷,但實際的產品太重,手寫太困難,而且在網路沒有普及的時候到底是要跟誰傳訊息以及下載音樂呢?最後這個叫好不叫座的產品因為賣的數量不足而失敗收場。但也就是因為Apple Newton才促成Apple大量投資而並且支持它做成裡面所使用的CPU。

而當時Apple的CEO是誰呢?一般想到John Sculley ,會想到他就是那位Steve Jobs 勸戒不要一輩子賣糖水的百事可樂CEO。他其實讓Apple的業績成長迅速,但後來比較多的故事似乎都是講得他讓公司變得沒有靈魂,以致於後來公司必須把Steve Jobs找回來。但就是在他的任內決策要跟ARM 正式的合作。這個當時看不出來是成功的事情,在多年後因為ARM 的上市也讓Apple挹注了急需的現金。

失敗可以讓人聚焦適合的方向
失敗可以釋放尋找創新的位置
失敗也可以衍生出成功的種子

安謀的故事現在看起來是非常成功的,而我相信當中的努力,幸運,與挫折都是不可缺少的成分。但它值得學習的,是在二十世紀眾多CPU比馬力的時候,它選擇站到一個不一樣的位子,成為最會推動他人的那一位。雖然不若檯面上的巨人風光,但韌性十足,彈性十足,努力的經營培養生態系統。這樣廣結善緣的能力反而在21世紀成為難以取代的競爭優勢。這樣的商務模式思考,如同台積電一般,是眾多半導體設計公司難以取代的合作夥伴。

但也如同台積電一般,當「科技界中立的瑞士」大到一定的程度,也不太容易再繼續被當成「瑞士」一般看待。特別是地緣政治保護主義高漲的現在,安謀與台積電都必須要巧妙地在其中拿捏分寸。歷經過去幾年SoftBank 介入後的雲霄飛車般劇情發展,以及讓所有半導體公司都絞盡腦汁想策略的中國因素,即將再度上市的ARM 會怎麼走下一步路呢?作者在書中的最後講到人們想到的英國品牌,不外乎是英國皇室、詹姆士龐德、哈利波特、以及Burberry風衣。殊不知ARM 也應該是英國在科技業的偉大貢獻。任何國家要複製這樣的成果是極度困難的。可是裡面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線索,包括:鼓勵年輕人探索科技,有長期思考的資本家,創造容許嘗試與失敗的氛圍,以及鼓勵小團隊一開始就想著全球市場,等等。這個半導體的全球大戲,應該還會有很多精彩的後續發展。

「安謀在過去比較單純的時候給全世界的一個啟發,就是把合作放在競爭之前。透過跟所有的人都成為合作伙伴,他在科技發展急速推進上扮演的關鍵的角色,也把運算能力帶到人們生活周遭的各種設備中」

(ARM’s message to the world of putting collaboration before competition seems to come from simpler time. By working with everyone it played a role in hastening broa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empowering devices that touch everyone)

📚延伸閱讀📚
📕”Chip War” 中文版 「晶片戰爭」
半導體大戰,「矽」說從頭。身在科技業的讀了會很有感,但作者很擅長解釋半導體供應鏈中的技術和角色,讓一般人也可以容易理解。兼具深度,精彩度,和緊湊節奏,推!

📘”Build
前 iPod iPhone 之父Tony Fadell 寫作關於做科技產品的心得和建議。Fadell 對於Apple 大量使用ARM ,甚至不惜跟老闆Steve Jobs 大吵,有關鍵的影響力。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