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

iPod, iPhone, Nest 之父 Tony Fadell 出書分享他的「建造」哲學:建立自己的職涯,創造一個產品,開創一間公司,然後不斷的建造他人的生命。他特別強調這不是一本自傳:「我還沒死耶!」

沒錯,這大概就是本書的風格。Fadell熱情並且講話又大聲又直接的人格特質,從字裡行間就可以讀得出來。甚至最後有一章的標題是 「去TMD 按摩」,要做出好產品的人或是公司真的不能夠有種自以為是的心態啊!

“The best ideas are painkillers, not vitamins “
(最好的點子必須像是止痛藥,而不是維他命)

#在iphone之前就在設計iphone了
Fadell 一炮而紅的產品就是iPod,而之後iPhone的設計更是讓他成為蘋果裡面的紅人。但從書中可以看到他早在進入Apple之前,分別在三個不同的公司,就已經在設計iPhone了。第一個概念圖是在1989年出現的,那是在網路還沒有普及的時代,甚至筆記型電腦都還算稀有的時候。後來陸續在飛利浦,以及在自己新創的公司中,都做出類似的產品。任何好的產品或是創新的想法,太早出來也會因為沒有成熟的環境而陣亡。他回想當時團隊根本沒有在思考市場的狀況,只在乎做出自己覺得很酷的產品。甚至還講到他和同事在爭論設備裡面是不是應該有一顆會講話的檸檬(有點像微軟裡面那一根迴紋針一樣)。就像Steve Jobs 說過的,只有回過頭來才能夠把事件連接在一起。最後他能夠帶著這些失敗的經驗值到Apple去,適逢時機的成熟而開花結果。一方面都可以看出任何的成功是台下十年功,但另一方面也看見時機的重要性。

1989年的原型構想,後來胎死腹中
在飛利浦做出的產品。員工很開心,但沒有銷售多少台

#PM的超能力是什麼
書中講到PM這個角色,是學校沒有教、沒有科系,很難寫出職位內容,也很難培養的一種人才。但是他認為這是一個會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就像是九零年代之後才被重視的設計師這樣的角色。PM的功能可以做成是打雜的,但也可以做成發揮極大的溝通影響和理解力的一個關鍵位子。他提到PM最重要的一個超能力就是「同理心」,能夠全然站在客戶或是使用者的角色來體會他們的痛點,把艱深的科技用最平實的方式讓人秒懂。同時也要能夠理解公司裡面所有相關部門的人的立場,對他們產生影響力,但不是用威權或是職位。另外就是大部分公司最大的PM是創辦人或老闆自己,所以當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必須把這樣的任務授權並且傳承下去。其實台灣很多公司都有PM的角色,隨著產業升級與轉型,書中講到的一些建議和未來的展望我認為對於這個職位的人,相當有參考價值。

#符合世俗期待不一定是最好的
Fadell 提出一些很實際的職涯建議,也想個工程師一般條列檢視的邏輯。我覺得很棒的一點是他點出很多盲點:

*不一定要當主管才是好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主管,而作為一位獨立貢獻之(Individual contributor) 也是一條成長之路 (但要有心理準備你會有一個主管煩)

* 不一定要創業,也不一定要一直當CEO:年來很多的新創,創業,和創辦人等等的名目都被極度美化,甚至變成一種lifestyle。但創業失敗的機率極高,而CEO的角色更是要處理很多跟願景無關的事情。書中講到,如果你真的對於解決某個問題,或是創造某種產品有極高的熱誠,那就放手去吧!而且他也提了很多的建議。但如果發現自己不適合,就放手吧!成功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

*不一定要拿錢 (可是也不能被動):這裡一個新創公司募資是重要的,但為了錢而接受投資是非常危險的。他的比喻就像是為了錢而結婚,你基本上把公司的主導權,分給一個價值觀不一致的對象。他特別提到這一點是因為創業者要拒絕,需要冷靜的判斷和勇氣。它有提到投資的熱度是一波一波的循環。有時熱錢好像從天上掉下來,而有時卻是要勒緊褲帶過寒冬。在「需要」和「適合」中如何拿捏就是創業者的考驗了。


#那些矽谷新創的超棒辦公室設備
最後Nest賣給Google,書中講到很多他離職的原因,也單獨花了一個篇章批評矽谷很多大公司(還有一些新創公司),把許多辦公室的好康變成是一種企業文化。他覺得員工福利是重要的,但那應該是讓員工在工作時間以外受惠(例如獎金,醫療保險,或是育嬰假等等)。至於辦公室裡的豪華餐點、專業芳療師、遊戲間、還有各式花俏的點心食品,他認為是變相鼓勵員工一直待在辦公室。甚至他會看到很多的年輕員工享受這些好康時變得自以為高人一等,甚至覺得公司是欠他的。Fadell 說Apple因為歷經幾次瀕臨破產的經驗所以還比較有憂患意識。但對於像Google這樣從來沒有虧錢的公司,或是一些不斷拿資本市場的錢在燒的公司,就會創造出一種他認為不太健康的文化。(他在書中還算客氣與尊敬,但是在各大Podcast上就很犀利直接了😂)


「與團隊一同創造東西最棒的一點,就是你與他人肩並肩地走在一起。你們都同時看著自己的腳前以及前方的視野。有些人會看見你所看不見的風景,而你也會看到一些他人看不見的。所以千萬不要埋頭苦幹,而是要與團隊一同前進。最重要的任務是一起抵達目的地或是尋找到一個新的目的地,並且帶著大家一同邁進」

(”The most wonderful part of building something together with a team, is that you’re walking side-by-side with other people. You’re all looking at your feet and scanning the horizon at the same time, some people will see things you can‘t and you’ll see things that are invisible to everyone else. So don‘t think doing the work just means locking yourself in a room. A huge part of it is walking with your team. The work is reaching your destination together, or finding a new destination and bringing your team with you”)

📚延伸閱讀📚

推薦跟Fadell一樣講話沒在客氣的Ben Horowitz 的兩本書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非常棒,非常實際的一份管理書籍。我看的時候還沒有很認真在寫心得就是了😅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什麼才是最難的事

📔 “What you do is who you are” 中文版「你的行為決定你是誰」

領袖必須真實認識自己,讓文化與戰略相符合 (沒有好不好,只有適合不適合),然後行動永遠比嘴巴講的要大聲

What You Do Is Who You Are 你的行為決定你是誰

One Reply to “Buil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