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的經驗

「大英帝國的經驗」— 昨天才讀完這本書,沒想到就看見一個世代的結束。

“Before the coronation, she had got used to the weight of a crown by wearing it at breakfast. In a sense, she never again took it off.” -Obituary by The Economist

(在她(伊莉莎白二世)登基之前,為了適應王冠的重量而每天戴著吃早餐。從某個角度來說,她從此再沒有卸下來」— 經濟學人雜誌為女王所寫的紀念文

因為英國首相即將輪替,並且英國在2022年正式被印度超越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地位,所以我過去一週帶著濃厚的興趣讀這一本。過去一個世紀年整個世界歷經極大的轉變。除了兩個世界大戰之外,殖民政權大量瓦解,科技創新與全球化像是兩個共伴效應的暴風席捲世界。英國當然也不能免於這樣的劇變,而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就像是個安定人心的恆定存在。在位70年的時間,歷經15位英國首相,見過13位美國總統。她總是盡量讓人看見她,盡責地出席所有任務,也盡力用溫柔堅定的態度面對所有的變動。在英國國內的調查,即使是不贊同王室制度的人,也大部分是對她有高度的認同與肯定。

一直都很喜歡「興亡的世界史」這個系列的書籍,因為每一個主題總是會讓我從一個新鮮的切入點重新思考歷史,像是科學實驗論文發表的「大膽假設」一般。這本「大英帝國的經驗」,主要切入的點就是思考美國獨立如何影響英國看待自己在世界的角色。作者認為,喪失美洲殖民地帶給英國的心理衝擊,促使英國尋找自我認同,反而是推動英國成為世界帝國的關鍵因素。這當中當然有武力的成分,但不同於之前幾個強權,大英帝國更多從經濟的層面設計帝國的制度,當中所帶來的文化影響力,在21世紀的世界當中仍然可以看見。

我覺得很新鮮的一點是關於作者對於美國獨立那一段歷史的詳細描述。從書中的歷史資料看來,當時美國13州移民之間不見得都有強大的共同性與彼此的認同,反而每一州應著不同主要移民來源(包括英格蘭、愛爾蘭、蘇格蘭、以及歐洲其他國家)而有所不同。一直到美國宣布獨立的時候,其實在美國的許多英國移民仍然是認同英國王室的,也在不小的程度上認為自己是英國人,。但是英國為了擴張所需要的財力,造成美國移民感覺被稅務所壓榨,是後來造成獨立的關鍵原因。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美國,在當時還不是一個很明確的身分認同。而當時號稱人人皆生而平等的美國獨立領袖們,大部分家裡也都還有黑奴。就像大英帝國作為黑奴的促成者,但其後又成為廢除奴隸制度的主要推手,在歷史中這些價值觀都是會變的,而社會上也需要時間消化才能內化。在大西洋彼岸說同樣語言有著同樣文化的「自己人」,竟然願意聯手法國人或是天主教徒,來對抗「母國」並且執意切斷,這個對當時的英國帶來不小的衝擊。之後其實美國移民的狀態也不斷反應英國內部的狀態 (例如跟愛爾蘭的關係,還有蘇格蘭高地人的問題等等)。同時,在亞洲,中東,以及非洲的帝國擴張,就採取更加經濟導向的政策。當然,殖民地所帶來的剝削,至今都還是有遺留的問題。而大英國協當中會員國的認同,估計現在也要面臨很大的考驗。

另外我很喜歡這本書的一點,是作者從不同文化創作中,來剖析大英帝國18-20世紀的樣貌。當中有好幾個畫作,就透露了當代的故事,可以看出大航海時代英國的對於美洲的想法。諸如 「飄」或是「簡愛」等小說,可以讓人一窺那個時代人的生活,也可以反映了當時的經濟狀態。或者是當時宣傳的文宣,可以看見人們當時在乎的議題。從幾百年後的現在看回去,感覺當時英國人也不見得那麼清楚所謂大英帝國的概念和權勢。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始地,才想起英國也曾經是最早的「世界工廠」。工廠裡的工人,各式來往的移民,他們真的會感覺自己活在所謂的「大英帝國」當中嗎?書中也提到許多人名,例如立頓”Lipton, 唐寧 “Twinnings” 這些現在是紅茶品牌的名稱。還有把旅遊變成一種大型事業的Thomas Cook (有去過機場換錢的應該不陌生)。其他像是萬國博覽會,大英博物館,百貨公司,等等,都是從當時的大英帝國留下來的。

而20世紀英國從一個帝國變成一般國家,到近年來脫歐,還有不斷移民和難民問題,再加上現在經濟不景氣的挑戰。新上任的首相大概沒有什麼蜜月期了。英國人們的自我認同會如何轉變,也會很大的決定他們未來的走向。其實不管是國家或是個人,你如何看待自己是誰,也會決定你怎麼定調過去所經歷的事情的意義,以及未來要往哪裏去。這或許是為什麼,不管是國家或是個人,內在共識的強度足夠,才能走得長久。

「人們會透過自身的經驗,來追尋”我們到底是誰”的答案。這時,過去就成了映照現在的”鏡子”,而在這鏡中會映照出什麼,全看如今持鏡的自己而定。當自己身歷其中的現實產生轉變,看過去的眼光也會隨之不同。因此,認同並非固定不變,而是不斷流動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