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女士,如何解鎖兒童自主發展的密碼?
這本書不是在論述所謂的蒙特梭利教學法(method),而是在分享他對兒童的觀察,所發展出來的核心理念,1936年的書籍,雖然用語很古代,科學的精神與觀念放在將近一百年後的今天卻毫無違和感(有中文版)
蒙特梭利女士本身就是一名經過科學訓練的義大利醫師 早起就開始專注於兒童心理的研究。雖然當時人們開始理解到兒童不只是小一點的人類,他們的醫療(小兒科),用品,和思考方式,更多像是另一種動物。當時一般人面對這種「動物」大多是覺得麻煩。即便是愛孩子的家長,也傾向認為孩子是空洞的內在,需要大人填滿以及很多外力介入的導正和管教。蒙特梭利女士對孩子的教育工作,並不是從良好的生長環境開啟的。她當時主要服務的孩子,常常是弱智或是精神狀況不佳,以及在羅馬地區貧民窟的孩子們。從這些被人棄絕的孩子身上,蒙特梭利女士花很多的時間觀察並且找尋科學研究的文獻。他發現年紀很小的孩子在某些任務上竟然可以比大人還更專注與自主。他結合了這些觀察,加上心理學與神學的元素,創立了蒙特梭利教育法。
其中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核心精神,就是他相信每一個幼小的人類內在就潛藏了不同的特質以及想要發展的自主生命力。只是孩子們面對社會的環境與他們的節奏格格不入,於是有壓抑的,有配合討好的,也有反抗的。蒙特梭利女士說他透過一旁的觀察,發現孩子總是能夠讓他驚奇。他說孩子的確是需要社會化,但是為了擁有最好的社會,能夠讓孩子長成他原始的最佳設計,才是社會之福。他說很多人認為她「教化」了孩子,但他認為他只是讓孩子們恢復原本應該有的樣貌。當大人透過觀察與引導讓孩子找到有興趣的事物時,他說孩子工作的態度跟大人截然不同。常常在大人工作時,想要用最少的力氣去完成任務。但享受在心流當中的孩子,反而會花更多的力氣投身在任務當中而不覺得疲憊。
另外,他也強調身體運動和動手實作的重要性。其實那時候的科學發展,已經對腦神經和心理學的研究還在早期的階段,。但蒙特梭利女士似乎已經察覺到人體設計中,心理層面與身體層面的緊緊相連。他認為創造這樣的環境其實需要的是有耐心的大人,反而不需要豪華的設備以及環境。偶然一次在羅馬貧民窟所教導的孩子們,如何用手帕安靜的擤鼻涕,他說孩子們在驚呆一陣子之後接著如雷的掌聲。她意外的發現他們常常因為沒有被教導禮儀的行為舉止被人瞧不起,而他這樣子小小的一個教導讓孩子們發現他們的尊嚴可以被找回來了。而在建立孩子們的尊嚴後,很多的引導就更加容易溝通,這也是為什麼他所創立的兒童之家總是讓訪客們驚訝,這些當時被瞧不起的孩子們如此靈巧有禮。反而她觀察一下物質生活豐裕的孩子們,注意力不集中,也常常容易無聊。在透過她的教學後反而能夠恢復原貌,充滿生命力。她不贊同寵溺,而是尊重個體。
有一章在探討老師(或是任何教導孩子的人)如何預備自己。她很前衛的說,教導者最重要的是檢視自己的內心。因為太多時候,大人內心隱藏了很多問題,包括不安全感,私心,或是驕傲等等。帶著這樣的心態面對孩子,如果又需要擺出一種權威的樣貌,常常會不自覺的動怒,或是反射出內心的不安全感,反而變成玻璃心的那一位。檢視自己內心的軟弱,是在於承認自己也是有限的人,前輩的站在引導者的位子上,跟孩子一同發覺他們隱藏的潛力。
書裡面有一個很有趣的想法。她觀察大部分的動物,在出生沒有多久之後,就會有基本的活動和求生存技能。但人類出生的時候,是完全無助需要依靠他人才能生存的,甚至走路都要等到一兩年後才有可能。蒙特梭利女士用的比喻,是量產作品與手工作品的不同。前者快速產生,但每個成品最後的樣子都差不多,而後者雖然要花更多時間更多精力,創造出來的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她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精心創造,也有獨一無二的潛藏密碼等待顯明,這也是為什麼在發展的過程中,引導者的心態和耐心是如此的重要。
同理心原來可以跟創新這麼相關。透過好奇的觀察,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試圖體會他人的痛點和接納不同視角,像蒙特梭利女士一般,從最微小的人身上,也可以帶來影響深遠的創新。
“It is only the power of love, that can enable the adult to come close enough to the child to understand him. Love and humility will unlock for us <the secret of childhood>”
(只有愛的力量才能讓一個大人貼近孩子,進而了解他。愛與謙卑,是我們解鎖「童年的秘密」的關鍵)
📚延伸閱讀📚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中文版「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本世紀最大規模心理危機, 看美國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讓下一代變得脆弱、反智、反民主” — 書本介紹
📗”Wanting” 中文版「模仿慾望 」
我是從這本書讀到蒙特梭利女士與孩子們的故事,探討我們內心自發驅動力的來源
是什麼樣的人性特質,讓Lamborghini (藍寶堅尼)從一個拖拉機製造商,轉向設計頂級車輛。但也因為自覺,而在創辦人在世期間始終沒有進一步到跑車賽道與競爭對手一較高下?我們心中所想要的,有多少是自己想要的,而又有多少是受到周遭「大家都想要」的影響而想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