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pamine Nation 多巴胺國度

為什麼已開發的富裕國家往往憂鬱和自殺率更高?從多巴胺的腦內平衡,看見「樂極生悲」或許真有一定的可能性。

這本書好像洋蔥一般,其實層次很多。最後1/3的幾個轉折才是它突出的部分,也是讀到最後我才決定要寫心得分享。作者是美國精神科醫師,也是史丹佛大學的教授,專門治療各種癮症。從幾位病患的故事,還有她自己私下成癮的經歷,看見縱慾的人腦中的化學變化,以及可能的救贖。

多巴胺(dopamine)是一種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最重要的功能是讓大腦產生「獎勵機制」。我們的身體是喜歡多巴胺的。他可能來自賞心悅目的事物,愉快的經驗,吃到美味的食物。健康的身心是需要足夠多巴胺的分泌。但是這個獎勵機制是永遠沒有滿足的,在沒有節制的情況之下,我們很容易不知不覺的讓感覺「很爽」的門檻一直提高。另外在身體內部平衡的機制之下,大量多巴胺分泌之後也會伴隨著一種痛苦或低下的情緒。這也是形成癮症的開端之一,這些帶給人大量多巴胺的事物,包括藥物,性愛,或甚至是手機的使用,在胃口越大的時候,之後痛苦也越強烈。基本多巴胺分泌量早就不能滿足了,快樂與痛苦的極度不平衡,造成上癮者做這些事情,最後只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正常。而手機和社群媒體,更是讓這些事物垂手可得。

“The smart phone is the modern day hypodermic needle, delivering dopamine, 247 for a wired generation”

「手機像是現代的皮下注射針頭,無時無刻為上線中的人提供多巴胺」

#平衡歡樂與痛苦
書中前面主要的篇幅都在講論如何找回歡樂與痛苦的平衡。既然整個天平已經傾斜了,只有從「痛苦」的那一面下手才能夠逐漸把這個平衡拉回來

冷卻的痛苦:許多人會沖冷水澡或是泡冷池裡面,因為冰冷那一剎那的痛苦之後,身體會給予舒服感覺的一個平衡。

加熱的痛苦:有一定強度的運動,或是一定程度的壓力,就是在這個範疇之內。這也是為什麼長期有運動習慣相對可以讓體內的多巴胺是健康的分泌量

禁慾的痛苦: 說來容易但做起來很困難,但這也是找回平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讀到這裡,我以為就是一本講痛苦與快樂平衡的書籍。雖然聽某些故事很有趣,可是好像也沒有什麼驚喜之處。沒想到就是在書本的最後3分之一作者才開啟一道又一道的轉折之門。讓我看見人心的複雜。

#痛苦也會上癮
本來是拿來平衡多巴胺分泌的痛苦,一不小心也是會讓人上癮的!適當的運動,有一定壓力的工作,還有一些讓身體承受短暫痛苦的事物,本身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我們的身體竟然也有辦法讓平衡往相反的方向傾倒,讓我們對於這些痛苦的事情似乎是欲罷不能。像是很多激烈運動者,表面上看起來是意志力十足,其實背後是他停不下來。而工作狂的現象更是很容易受到社會的肯定,但背後驅動的其實是無法閒下來的痛苦。許多自我傷害的行為也都是類似的。

#誠實是個解藥
此時作者又開啟了另一道門,說明他們研究誠實與否認心態對於上癮者的關聯性。從研究中發現,一般還在癮症當中的人,總有一定程度的不願面對現實。但令人欣慰的是他們的研究發現,當一個人願意坦誠的面對自己的時候,那個被破壞的平衡似乎也會一點一滴的被修復。雖然這方面的腦內研究還不是很多,可是作者從臨床治療中看到許多正面的結果。

或許這些大小成癮行為的背後,其實是因為誠實面對自己有時候真的好困難。

能夠找到信任的人或是方式(例如寫日記)來坦承自己的軟弱,是恢復健康的開始。但此時人性的複雜又讓這個方向有個轉折。作者發現有許多分享自己軟弱的人,也不小心變成是過度分享或甚至是情緒勒索。所以那個界線還是在於當事人是否意識到必須為自己負責任。

#羞恥可以是有益的嗎?
在群體當中的誠實所冒的風險就是羞恥感。雖然許多人說「愧疚」與「羞恥感」不是同一件事情,前者是針對自身的行為,而後者是針對一個人的價值感。但我蠻同意作者的一點,就是即使理智上很清楚這兩者都不同,面對自己的軟弱之處在群體當中很難沒有羞愧感,而一個社會當中如果沒有羞恥感也不容易維持整體的運作。但是在一個健康群體中的羞愧,最重要的是不把這個人剔除在外,而是讓群體幫助他釐清他要修正的具體行動是什麼,並且為自己負起責任。這種具有包容性並且強調具體行動的群體力量,即使讓當事人感覺到羞恥也是有益的。如同逃避面對自己容易讓我們上癮,沒有健康群體的支持也是一種危險的狀態。

#誠實與療癒都是具有感染性的
作者許多臨床治療的故事當中讓人最有盼望的,就是上述這些方式其實都會造成對他人的影響。故事當中有些成癮者鼓起勇氣誠實的面對自己與他人,所幸換來的不是離棄,而是他人也有勇氣坦誠面對自己。這特別是對於做領袖或父母的,其實合宜的向部屬或孩子道歉,雖然感覺有失威嚴,卻往往是建立更好的信任感。

或許我們人生來是對建立親密關係有最強烈的需求。在健康關係當中所帶來的多巴胺往往是適量而穩定的不管是與自己或是群體的健康關係,都不是、也不該用任何使人快樂的其他事物來取代。


📚延伸閱讀📚

📕”The Sweet Spot” 最佳幸福配方

真正的快樂是沒有痛苦,還是痛並快樂著?

作者是知名心理學家,但這本書更像是從心理學研究衍生出來的哲學思考。按照演化論,人們原本應該只追求舒適,安全,並且對於生命延續有意義的事,可是從許多人類的活動當中,看起來不是表面的這麼簡單。

📗”Raising Lazarus”
對於毒品上癮者治療的另一種觀點

一個群體當中要能夠平衡正義與愛,的確是不容易的事情。面對有些議題,一味的刑法有時候只是把問題都關到牢獄或是眼不見為淨的地方。但是當那是你所關心的人,就會有一個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再怎麼痛心也是會想辦法救。

📘”The Lonely Century “ 孤獨世紀

孤獨對人體的傷害,竟等同於1天抽15根菸?

在全球疫情的衝擊之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得不拉開。在線上模式飛速發展的同時,卻有許多人身心出了狀況。這本書似乎面對這個趨勢而寫,但其實身為經濟學者的作者,指出結構化所造成的孤獨早在疫情之前,已經發酵了一個世紀。特別是在1970年代,新自由經濟主義的興起,讓世界的價值觀趨向由市場經濟來決定。看是標榜著自由,但鼓吹個人主義的另一面,卻不知不覺得犧牲了社群的價值,以及金錢無法衡量的一些事物。

2 Replies to “Dopamine Nation 多巴胺國度”

  1. 謝謝分享
    故事當中有些“乘飲者”鼓起勇氣誠實的面對自己與他人,成癮者才是喔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