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 Gang All Stars

在一個不久未來的美國,監獄囚犯化身為神鬼戰士。暴力被資本主義包裝成暴力美學,囚犯們一邊為活下去而戰,一邊也「享有」運動明星一般的粉絲群和鎂光燈。為什麼一般民眾知道他們要互相殘殺卻可以把它當成「運動賽事」?

在這個反烏托邦小說的世界中,資本主義容許監獄中的罪犯成為競技搏鬥選手。選手們可以用勝利來獲取點數,以購買更好的食物或是武器。整個賽事、選手身上的刺青、明星選手們所用的產品,到處都是企業贊助的Logo。實境秀擴增實境攝影機,在賽事期間無時無刻的跟著這些「選手」們,把他們的一言一行直播到大眾的面前。最好勝出者可以獲得自由。主辦單位深知,要讓大眾道德上可以接受像是「飢餓遊戲」一般的競技,就是強調這些人是罪犯,本來就該死的。既然是該死的,能創造邊際價值娛樂大眾不是很好嗎?

競技場上有兩名最厲害的女性,”LT” Loretta Thurwar和「龍捲風」Hurricane Staxxx ,她們在場上的殺戮技巧和狠勁,她們黝黑肌膚的肌肉線條和個人特色,以及她們戀人的身分,都讓媒體和粉絲們瘋狂追逐她們的一舉一動。遊戲規則是以一個個「鎖鏈幫」(Chain) 當成團隊,有個人賽也有團體賽。但是在這一季賽事期間作為領袖的L T告訴隊員們,他們是一個家庭,所以彼此之間不能互相傷害或是殘殺。這樣其實改變了整個鎖鏈幫遊戲規則,也會降低暴力成份。此時,LT 內外都受到了考驗:她的親密搭檔承認她殺死了另一名隊友Sunset, 同時,大會改變了決賽的遊戲規則,如果最後兩位勝出的都在同一幫,他們就必須殺個你死我活來決定誰得到最終的自由。LT 需要原諒龍捲風一起打贏團體戰,之後又要被迫與她決鬥,她要怎麼辦呢?

這本小說更像是許多短篇小說的結合,有些小篇章在講每個罪犯選手背後的故事,有些在講大會董事會的視角,有些講到抗議這些殺人活動的改革派人士,也有一些故事是在每一場比賽當中罪犯選手之間的互動。在這個反烏托邦的世界當中,有非常多荒謬的事情。但作者很巧妙地在註腳處加入了一些美國監獄的現況,包括不成比例多的黑人被監禁,包括在某些監獄裡極度糟糕的伙食,包括這些罪犯如果不加入格鬥就要做免費勞務,但沒有任何學習能力的工作。

再深入讀下去,有些鎖鏈幫的罪犯選手是被人口販賣下海防衛性殺人時反被監禁,有些是沒有經過公義審判的冤獄,為了不被折磨才簽下成為選手的合約(「我是進了監牢才開始殺人的!」)。當然更多是真正有犯下罪過的,在牢獄中看見其他犯人自殺,而決定透過參賽找到一條自由之路。更有被隔離監禁者,每天只有放出來一小時。故事描述這位犯人「在外面的那1小時,有59分鐘的時間都在為著要回到關緊閉的世界中而恐慌不已」。在小說世界與現實美國犯罪執法系統的現況中間不斷來回,似乎看見美國牢獄體系的現況,其實離這些扭曲荒謬的小說情境並不遙遠?

(相關報導「隔離監禁:也許比死刑更殘酷?」)

作者的父親是一位辯護律師,他從小從父親的口中聽見這些不同罪犯的故事。許多的罪犯罪證確鑿是必須要受到審判,並且付出代價的。但是監獄如果不是終身監禁,那除了刑法之外是否也應該考量到出來之後的人是否會變好?如果一個人因為牢獄而成為一位對社會負擔更重的人,這是否真的是社會想看見的結果?

看戲的觀眾們,在偶然出現的抗爭人士表態時,有些人會突然意識到這樣用「體育賽事」包裝的殺人活動有多糟糕,但更多的人在大會重新炒熱氣氛中,繼續安心的享受娛樂。LT 和抗爭人士們用有限的能力,想要不斷敲醒沈睡中的大眾。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系統中的一部分,就像是書名中的「鎖鏈」,環環相扣決定了整個社會的文化。不論是出聲或是沈默,都是一種表態。眾人聯合起來決定容許多少暴力,最終沒有人可以切割的。

在最後一場LT 與龍捲風的決一死戰之前,龍捲風終於告訴LT為何殺死另一名隊友Sunset。在決鬥賽的鏡頭之前,龍捲風用最後一次機會對觀眾喊話,表達選擇做出不同現況,不同於主流,是一種自由。故事最後的結局,只描述賽場中觀眾的鴉雀無聲,也留給讀者自己去想像,美國社會對於暴力的處理是否有不同的可能。

「只因為現況是如此,不表示他不能被改變。只因為你從沒有看過一種新的可能性,不表示他是不可能的。人們說我們這裡是獲得自由之地,所以我問你們今天要得到自由的是你們還是我?」

(”Just because something is, doesn’t mean it can’t change, and just because you haven’t seen something before, that doesn’t mean it’s impossible. They called us a free ground, so who’s going to be freed, me, or you?”)

📕”Writing my Wrongs
中文版「沙卡的救贖」

看過電影 “Shawshank Redemption” (台灣翻譯 “刺激1995”)的人,對於牢獄當中種種人性黑暗面,種種絕望,以及偶然生出的一些人性希望面,一定很有印象。Shaka Sangor (沙卡)在美國最黑暗的監獄之一 ( Michigan Reformatory , 號稱是羅馬競技場生死鬥的 “Gladiator School” )近20年的故事,活生生就是電影裡的情節。

📗”Some People Need Killing

摘下「暴力美學」的濾鏡,才發現有時候你我與惡的距離並沒有那麼遙遠。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以「霸氣」和「有話直說」的特質贏得人心。「向毒品宣戰」以及「殺無赦」的這幾年來,官方有數據說死得數千人,但根據記者門累積起來的報導,可能超過三萬人。到底是誰殺了他們呢?

📘”The sixth Man” Iguodala

NBA 球星Iguodala 對於整個NBA生態,像是個冷靜的旁觀者的描述。他在費城76人隊時,經歷球迷的冷嘲熱諷,一度還在報紙上看到自己被選為“最令人討厭的球員”。雖然知道自己薪水比一般人高很多,但受到的精神壓力,還有球季時無法與家人相聚的感覺,以及隨時要冒著受傷風險卻又要全力以赴,都讓他深深的感到他們用身體在拼搏。許多退休球員都帶著永久的傷也是常見的。而以非洲裔居多的這個族群,似乎這是少數出人頭地的方式,他希望透過他的影響力改變黑人青少年對未來的想像。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