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是一個焦慮世代嗎?過多保護的實體世界,加上過少保護的虛擬世界,讓第一批接受手機用平板當保母的孩子們,經歷前所未有的情緒和大腦形塑。
身為社會學與心理學教授的作者,跟同行老師們聊起Z世代(1995-2010出生)的學生們,一致感到學生們普遍比較內縮,也很容易感到被冒犯,於是2019年寫出了「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一書(有讀書心得)。更多觀察後,作者發現這不只是一種「長輩覺得一代不如一代」的模式,背後似乎有一種群體經歷的社會實驗。簡單地來說就是世界上第一批”Phone Based Childhood”(跟著手機長大的童年),在大部分的西方國家,甚至是發展迅速的亞洲國家,都有類似的傾向。書中有許多交叉的數據分析,這些焦慮與憂鬱症增加的傾向是只有美國嗎?數據增加是孩子主觀的感受而已嗎?男孩和女孩受到的影響是一樣的嗎?使用手機造成更多情緒障礙是一種因果關係還是相關性而已?我非常喜歡書中各種的交叉比對來分析整體社會現象,但更重要的是,可以採取什麼逆轉的行動呢?
#人類超長的未成年時期
相較於其他的哺乳類動物,人類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可以說是不成比例的長。這樣長時間提供給我們大腦強大的吸收和學習能力。但這段時期要做些什麼事情才能夠讓大腦有最強的學習力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玩」!而且是不受規範自由的玩!心理學家研究哺乳類動物在認真玩的過程當中,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學會觀察他人的舉動,學會計算風險,學會拿捏各種社交的情境。
再來就是學會群體裡的協調(Attunement),在群體中同時活動,可以是身體一致的動作,可以是你來我往的互動,也可以是輪流的交替。這是為什麼參加現場演唱會跟看直播體驗差這麼多。
最後就是在群體中的模仿和學習。光是挑選模仿對象,並且從群體當中認識自己,建立自我的形象。
虛擬的世界想要營造這些體驗是無法替代身體參與的學習,反而造成了多種副作用,包括:睡眠不足,上癮,注意力分散,以及社交體驗的剝奪。手機加上社群媒體,變成了阻擋學習真實世界的”Experience Blocker”
#孩子天生都是反脆弱的
世界上有些事物是脆弱的,只要受到壓力就會斷裂。有些事物是有韌性的,在壓力之下可以抵擋得住。但有一些事物是「反脆弱」的,也就是在壓力之下它會更加的強壯。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在外在的攻擊和壓力之下只會讓它更加的強壯。這本書很核心的一個觀念,就是人類的孩子天生就是反脆弱的。這是為什麼過度保護的環境和長輩無時無刻的監控,會讓孩子變得沮喪和喪生自信。
書中講到21世紀初期美國整體社會氛圍,讓孩子們自由玩樂的機會大幅的下降。越來越少,孩子可以自行成群結隊上下學,或是下課之後自由的在戶外遊玩。而許多的公共遊樂地區因著害怕孩子受傷的法律責任,整體的設計變成極度的安全沒有任何的挑戰性。當然環境的安全是要注意的,但如果「安全」無限上綱的進入孩子們的生活中,會變成玻璃心大概也就不是一件太意外的事了吧?
#社群媒體與青少年的腦
社群媒體看似讓人接觸無限寬廣的世界,但是背後的演算法目的只是讓使用者更加的上癮。這當中往往就是利用人性比較和不安全感的弱點。這也是為什麼青少年在自我意識最敏感的時期,接觸了社群媒體是一件需要管理的事情。不同於實體世界學會的社會協調性,社群媒體往往會拱出一些網紅來促成大家的一致性。
不同於實體世界中的社交,是把自己放在群體的視角中。社群媒體完全都是「我」的視角,特別對於還在摸索「我是誰」的青少年大腦,有巨大的吸引力但無法真正滿足。而社群媒體過度的使用,也讓青少年要花精神成為自己的形象管理者。在這個敏感的時期要花這麼多精力維持人設,就是許多孩子感到耗竭和自我形象低落的原因。
作者認為還有希望的原因,是因為他認識的Z世代年輕人其實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覺察,也非常的希望能夠採取具體的行動去逆轉這個的傷害。書中呼籲各種對虛擬世界使用的限制,與真實世界中放手讓孩子們自由探索和冒險。而身為已經是成年的人,其實閱讀書中的各種研究也會發現我們都深受影響。在疫情解封過後雖然線上的活動更加方便,但是實體的社群才是我們真正需要而無可取代的養分,只有積極的參與才能夠避免陷入「永遠在線卻沒有真實連結」(Always online but never connected)的無限焦慮。
📚延伸閱讀📚
📕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
中文版「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這本書從今年美國大學校園越來越狹窄的言論為起點,探討為何最應該包容自由言論的校園,變得必須政治正確,教授們擔心說錯話在社群媒體上被學生點名,以及“感到被某些言論冒犯”時竟然合理化暴力行動?面對這些“玻璃心”的反應,兩位作者們試著去找尋可能的原因,特別是從2012年開始進入大學的學生們,他們的成長年代有什麼特殊的改變。
📗 “The Secret of Childhood “
中文版「童年的秘密」
蒙特梭利女士,如何解鎖兒童自主發展的密碼?這本書不是在論述所謂的蒙特梭利教學(method),而是在分享他對兒童的觀察,所發展出來的核心理念,1936年的書籍,雖然用語很古代,科學的精神與觀念放在將近一百年後的今天卻毫無違和感
身為小學老師的作者“老蘇老師”,用34篇教育現場的小故事,串起這些不同小故事的是“同理心”強大的能量。真的好佩服以及感謝台灣這些用心的老師們,在有限時間的班級經營當中,為孩子們營造安全的歸屬感,特別是裡面看到一些家庭弱勢和家庭失能的孩子,更讓我尊敬這些義務教育中的老師們,堅守著那個最後的一道防線。
Fantastic site Lots of helpful information here I am sending it to some friends ans additionally sharing in delicious And of course thanks for your effort
Thinker Pedia I really like reading through a post that can make men and women think. Also, thank you for allowing me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