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吃的閱讀 — 3之3》
過年期間一邊在家大掃除,一邊聽著這本有趣的有聲書,可以毫無壓力的長知識。(其中有很多是冷知識就是了,不曉得之後是否派得上用場 )
號稱“科普女王”的Mary Roach ,寫過很多重要但冷門的話題。我本來想要聽的是他那一本關於大體老師的書,但是過年嘛,還是來讀點跟吃的有關的好了。這本書有中文版,而且我覺得中文版的簡介非常清楚的說出整本書的精神 — “從嘴巴一路到胃腸,所有沒人想過、沒人敢問的問題,一一在此解答!” 光是閱讀書本的目錄就會讓人好奇心大發!
裡面有趣的話題包括:
– 嘴巴必須要靠鼻子和眼睛一起幫助品嚐食物
– 原來吃動物內臟可以是一種愛國表現?
– 口水到底是佈滿細菌還是療傷聖品?
– 如果你被活活的吞下是否有可能生存?
– 被吃的有沒有可能反過頭來從敵人腸胃中,咬出一條活路?
– 腸胃有可能吃到撐破嗎?
– 古代關於噴火龍或者是蛇噴火,可能是因為見過大蟒蛇甲烷爆炸?(近幾年有牛放屁造成爆炸的事件)
– 原來西洋知名歌王是重度便秘而死的?
各種關於養生相關的飲食風潮 ,包括鼓勵吃飯時要咀嚼超多次,以及鼓勵攝取大量纖維,都是我曾經經歷過的,回想起來還覺得蠻有趣的,其實很多科學研究,都被拿來變成是推銷產品的廣告詞啊!最終其實還是要了解自己的身體,飲食作息運動都平衡,可是在這樣好像不見得需要多花錢 。還有包括寵物飼料的設計,要兼顧寵物真的愛吃 (狗在意氣味,貓在乎口味),以及飼主自己投射的想法 (其中貓是全肉食的動物,但現在很多飼主都在找有蔬菜,或甚至是全素食的貓飼料,其實只是在投射人的想法,但畢竟人是出錢購買的啊)。
看這些科普書籍常常都會讓我心懷感恩,身在科學研究成果豐厚的現代,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也很佩服以前科學家在資訊和設備不全的情況之下,那種著迷般追根究底的精神,以及用各式方式來實驗的創意 (有一章講到腸道排氣味道的研究,作者問科學家是否不容易找到實驗者,科學家說 “這個實驗找到願意的受試者不困難,但是我幾乎找不到願意來當試聞味道的人”)
最後一個章節講到是我們腸內的細菌和微生物對人體的影響。其實相關的研究近幾年非常的多 (或許也促成了益生菌的熱賣),吃同樣的東西有人會變胖,有人卻仍然維持很瘦,常常都是因為我們常到細菌的差異 。現代有一種新的手術叫做 “糞菌移植” ,雖然聽起來噁心,但目前臨床上似乎有還不錯的效益。相信伴隨著經因研究越來越厲害,針對個人的治療也可以更加的客製化。對這方面有興趣的人還有這兩本延伸的閱讀可以推薦!(都有中文版)
**2017 年讀的 “10% Human” (中文版 “我們只有10%是人類”)
** 2018年讀的 “Gut” (中文版 “腸保魅力”)
本書中文版: “大口一吞,然後呢?: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