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 Nation

這個書名想要表達的並不是「鬼島」。相反地,作者想要透過這本書讓人看見那個常常被「已讀不回」(ghosted)的國家,那個有時候被人提及像是鬼魅一般沒有具體存在的國家,從數百年的殖民背景如何努力成為一個民主和包容的社會。

「我們已經將台灣當成不存在般地忽視,而在這樣做的同時,也失去了一部分自身的人性——那種應該與地球上所有夥伴產生的連結。不但如此,也將一名能帶來極大價值的夥伴和鄰舍拍除在外」

“We have ghosted Taiwan, and in doing so have lost a little of our own humanity, the connection that we should feel with all our fellow inhabitants of this planet. But we have also kept a neighbor and valuable partner outside of our community.”

這位旅居台灣多年的美國記者在派駐香港中國多年之後,最後選擇在台灣已經超過10年了。他透過深入的研究台灣歷史,以及跟台灣政治人物和平民百姓親自的交談,讀起來有一種第三人視角的新鮮感,也會被他的用心所感動。

其實這本書主要是寫給外國人來理解台灣和她為世界所帶來獨特的價值。近年來因著科技戰,硬是被推到鎂光燈下的台灣,在大部分外國媒體的理解都還是非常的表面。作者從數百年前的歷史開始說起,讓讀者理解這個曾經是三不管的邊陲地帶之地,因著地理戰略位置,逐漸成為世界列強碰撞的一個衝突點。

撇除許多政治表面上的爭議,身為台灣人閱讀這本書,重新去梳理和理解歷史,才能夠體會現在在台灣社會是經過多少人的努力才得到的結果。如同世界許多國家一般,全球的經濟受到地緣政治以及科技發展的影響,正在一個不確定的十字路口上。過去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不少的後遺症,例如產業的分配,日益嚴重的貧富不均,以及世代之間的張力。

書中所描述的歷史,讓人看見在這些不同的難關和國際強國角力的影響之下,台灣似乎總是有一種韌性和生命力能找到自己的出口。台灣常被認為是中美對峙中的「邊緣地帶」,但書中指出,它也可能是「橋樑」—在民主與威權、科技與製造、亞洲與西方之間。因著海島移民歷史的緣故,台灣多次經歷吸納不同族群所帶來的衝突和最終的找到一起共處的方式,原住民與外來者,本省人和外省人,到近年來的新住民,如果悲觀的眼光可能常常看到的是不同的差異衝突,但是長遠來看台灣還是鍛鍊出了一定的包容力,在爭吵之下都願意為著這塊土地而努力。「務實的樂觀」帶來世界上唯一的民主華人社會,也帶來過去可能無法想像的半導體產業成就。保有這個關鍵的超能力,才能在不確定中保持走下去的信心。

📚延伸閱讀📚
📕”Why Taiwan Matters”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英國的中國歷史學家。2000年至2003年擔任英國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長年來研究中國歷史,也多年居住在北京。他著作超過20本關於中國近代史以及主國國際關係和幾位領導人的書籍。這是他第二本關於台灣的書,並且表達他出書書感到世界對台灣需要更多的了解和關注

「如果要理解21世紀,你必須先理解台灣」
“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21st-century, you need to understand Taiwan”

Why Taiwan Matters

📘 「變局中的抉擇」

在大太平時代,台灣創造出一個運作的非常有效率的世界地位以及商務模式。因此這本書的重點是提醒我們如何很有意識的分辨哪些優勢是可以帶進這場延長賽?而哪些習以為常的假設和做法,是必須要尋求改變與創新了。書中有些簡單的建議和思路。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從這個拋磚引玉中,得到邁向未知的冒險勇氣,以及務實但穩健的自信吧!

變局中的抉擇

📗”Chip Wars” 中文版「晶片戰爭」

書中一步步顯明台灣在廿一世紀半導體爭霸戰中,被推上焦點的事實。身在這個颱風眼中的我們,既然沒有躲避的選項,或許應該像半導體武林群雄一般挑戰自己夢想更大,挑戰自己將失敗視為實現夢想的一部分,在世界各國家趨於內向的時候更多接觸外界,主動找尋位置,創造價值。

Chip War 晶片戰爭

 

One Reply to “Ghost Nation”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