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ing in H Mart 沒有媽媽的超市

“愛是具體的行動,是一種直覺,是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和沒有刻意安排的時刻,所挑起的感受,也是為了他人的益處而願意承受的不方便” — 作者自己婚禮的誓言

“Love is an action, an instinct, a response roused by unplanned moments and small gestures, an inconvenience in someone else’s favor”

終於讀了這一本去年紐約時報非小說類排名亞軍的書。「H Mart」是北美地區連鎖韓國人創辦的亞洲食物超市,身為韓國母親與美國父親混血的作者,記錄他在母親癌症過世之後,透過韓國食物,回想小時候與母親的種種。這本書描述親情和親人離別的痛,一點都不狗血卻後勁十足。作者不是什麼名人,甚至在這本書大賣之前,可以說是個還在找尋人生方向,時而覺得自己是人生失敗組的年輕人。但她說出的故事更能讓我們一般人有共鳴,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去年出版的時候得到如此正面的回響。

從小夾雜在兩個文化中間的迷失感,迫切想要符合母親的期待卻又感到無法做好的焦慮,青少年時期母女關係的惡化,大學時期離家居住在緣聚中產生的思念,20多歲接到母親癌症第三期的噩耗,返家陪伴時眼睜睜地看著化療吸走了母親的生命和尊嚴,最後,在母親離世之後,和關係生疏的父親如何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來抒發悲痛。讀這本書讓我想到多年前一本小說改編的電影「喜福會」,描述幾對不同的中國母女在第二代女兒成長與美國時,那種文化與觀念上的衝突,其中亞洲的母親嘴巴說出的常常是要求或是挑剔,但很習慣用食物來表達對孩子的愛。

這本書的寫作手法非常的流暢好讀。我去YouTube看另類搖滾歌手的作者所發表的歌曲,感覺到很驚訝她樸實細膩的這一面。書中講到他兒時的記憶總是充滿了母親煮的個是韓國料理,暑假帶她回韓國嚐遍各式不同的家鄉美食和甜點,在他生病的時候如何熬煮特式的韓國湯品或是粥。不管她們母女之間如何吵架,關係如何緊張,好像在吃飯的時候,不經意的一些小動作,或是媽媽很自然地用韓文催促她多吃一點,似乎兩人放下劍拔駑張,進入到一個只有她們能夠互相理解還陪伴的世界當中。而在母親臥病在床時,她拼命的要回想起母親怎麼為他做湯做飯,他努力的去找尋和母親料理風格最接近的YouTuber來學習,也好多次進到各式的韓國超市尋找記憶中的那些食材和調味料。在母親走了之後,她更是刻意花時間去學習這些料理。每次在烹飪的過程當中,內心的遺憾就一點一滴的被療癒。看著家人閉上眼睛享受那個美味的海帶湯,就像當年母親煮給她喝一樣,她彷彿覺得自己帶著母親的一部分活在這個世界上。

中間她一度為了讓母親的身體可以好轉起來,硬是拜託男友跟她結婚。即便在美國長大,即便身上滿是刺青,即便音樂的風格是前衛的另類搖滾,作者還是從母親的身上繼承亞洲人對家庭那種特殊的眷戀與責任感,甚至想要兩週之內趕快結婚幫媽媽「沖喜」。在準備的過程當中她看著母親挑選花藝挑選場地佈置那種欣喜的表情,並且陪伴在母親病床旁邊的時候,想起兩人在她青少年時期互相說過那些惡毒的話,想起她如何羨慕朋友有不一樣的媽媽,而媽媽也說因為她讓人失望而再也不想要孩子。在這一刻母女兩人只想緊緊抓住最後在一起的有限時間。兩人並沒有多提到過往的事情,可是就是在那些準備婚禮的小小細節當中,似乎才能說出想說的一些話,自然表達愛的一些小舉動。含蓄的搭肩,或是輕輕的握一下手,背後沒說出的滿滿都是「我真高興你是我的媽媽/孩子」以及「我真希望你以我為榮」

“妳知道嗎?我發現其實我只是沒有認識像妳這樣的人”

母親在她長大之後有一次兩人散步時突然這樣說,這句話從生她養育她的媽媽口中說出是我很奇怪。可是她們真的是花了大半輩子努力的想要了解對方。有時候我們跟最親近的家人不就是這樣嗎?可能在生下來的這個關係當中有許多的矛盾甚至不諒解,可是,當有機會從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認識這位熟悉的親人時,有時候會發現他跟你認識的截然不同。特別是長大後從成人的視角再去理解自己的長輩,雖然他們有失敗之處,可是常常那已經是他當時能做的最好的了。而有時候看著青少年與孩子,那種頑固與憤怒的樣子,是否也能夠回想起自己青少年種種的焦慮與不安全感?

作者最後挑戰料理韓式泡菜的時候,一層一層地處理著大白菜,一層一層地把各式的調味細細鋪上。醃製的過程就是某些細胞的破壞,但隨著時間與這些酸甜苦辣的浸泡,也誕生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風味。人生在不同年齡時,角色也會不斷地轉換。或許每一次轉換的過程當中,如果願意加入新的視角,都是一個可以重新調味重新料理的機會。

中文版 「沒有媽媽的超市


作者的其中一首歌曲,封面是他的母親(左邊)和阿姨年輕時的合照

https://youtu.be/e9HkdgDcIlg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