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這本書有一種悄悄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身旁實習的收穫感,推!
2月份這本書出來的時候我就看見了,本來以為又是一些前亞馬遜高管出來寫的成功故事,決定觀望。但幾週前聽了兩位作者在知名創投 Andreseen Horowitz 的Podcast 上面的訪談,立刻手刀下訂了,幸運的是原文版在台灣也同步銷售。
其實關於亞馬遜的經營哲學,以其他著名的14條領導力原則,在很多地方都有寫,但可能礙於篇幅總是流於表面。如果有讀過相關文章的,應該都會想 “可是那是亞馬遜“, “可是我的公司不像貝佐斯不顧獲利”(其實他是不被短期財務指標綑綁,長期當然還是獲利的),以及 “我們公司又沒有一個像貝佐斯這樣魄力的領導人” 。這樣的想法我也有,而我覺得這本書正是要回答這些問題!每個公司和組織狀況不同,本來就沒有辦法全盤複製。但是他以終為始的思考模式,以及把追根究柢的分析精神發揮到極致,其實是可以轉成符合你的情境的方式來使用。
書本分成兩大區塊,先是亞馬遜的一些特殊思維模式和做法,第二大段一他們的產品或是事業體做例子,來印證這些做法具體的落實。我覺得這一本書很棒的一點,是讓人可以看到這些原則是怎麼產生出來的,同時可以看見這些原則在實際開發各樣產品服務時,是如何落實在決策的過程當中。
Podcast 當中聊到兩個亞馬遜很知名的做法,一個是所謂的“開會前6頁的論述”,另一個就是產品開發之前先寫新聞稿和FAQ (簡稱 “PR/FAQ”。前者的做法是他們禁止使用PPT檔,而是在會議之前,主責會議的人先把所有的資料用書面文字檔寫下來,會議開始前20分鐘大家安靜閱讀,然後就直接進到重點討論。後者的做法就是讓提案新產品的人,模擬產品發表時的新聞稿和常問問題,用這樣來思考產品值不值得做。這樣的做法不見得適用於每個公司,但以6頁書面說明為例,它的精神就是要讓大家會前充分準備,移除掉簡報時因為口才或是絢麗圖表影響判斷,而且貝佐斯認為應該竭盡心力去減少溝通的需要 (“eliminate communication”,我覺得中文如果說成“減少溝通成本”)會更貼切。而先撰寫模擬新聞稿,更是他們所謂 “顧客至上” 的具體做法,不管開發什麼樣的產品,總是從對用戶的體驗和價值創造來考量。
書本後半段取得幾個例子,身為忠實亞馬遜用戶的我深深的有感。不管是什麼產品或是服務,貝佐斯跟主責的人說明,他們站在價值鏈當中的角色一定要明確。以零售貨電商來講,他們主要是中間那一個聚合交易的角色 (aggregator),所以他們想盡辦法讓商品選項多,價錢低,容易尋找。但是當沒有聚合者的角色時怎麼辦呢?還是回到所謂“顧客至上”和“顧客體驗為本”的思維!
例如他們在思考電子書策略時,為什麼會決定自己打造電子閱讀器Kindle呢?其實當時在亞馬遜內部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畢竟他們是個電商不是個硬體廠商。等依照他們的分析,數位化的內容,他們作為中間者沒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如果他們以擁有最多書,最明白閱讀者心願的角度來思考,他們是否可以創造一個“不讓設備擋在讀者和書中間” (get out of the way of the reader and the book) 的一個閱讀器呢?所以在這個議題上他們不是中間交易者,而是站在內容使用端創造價值。雖然我還是喜歡讀實體書,但是10年前用Kindle閱讀器時,真心可以體會那是喜歡看書的人所設計的體驗,當中還有很多的巧思讓人驚喜!
另外一個例子是他們的串流媒體事業 Prime video ,其實源自一個失敗的嘗試 “Unbox” ,而且其中一位作者就是當時這個失敗項目的主責人。但這個例子很棒的是看見亞馬遜如何忠於它 “為長期利益思考” 的原則,並且在這樣的原則之下,不浪費任何一次的失敗。這一個項目最後發展的結果,是他們成立自己的影視製作團隊 ,站在內容製造的一方來創造價值。
看這本書唯一的缺點,就是因為資訊量太大,會讀的比較慢。但整體來說,幾個小時在書中跟著亞馬遜幾位老將走過這些歷程,還是非常值得的一趟虛擬實習之旅。期望中文版趕快出來!
a16z Podcast: Amazon Narratives — Memos, Working Backwards from Release, More
(我就是聽了這個 podcast 手刀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