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We Eat Too Much 我們為何吃太多

為什麼有些人感覺連喝水都會胖,無法堅持節食減肥的人真的是意志力不足嗎?還是其實我們的大腦會告訴身體他應該維持什麼樣的體重,而這並非意志力可以對抗的?這是一本讀起來很有趣的科普書籍!(有中文版)

幾年前很喜歡看電視頻道上的「沉重人生」,用影片記錄著體重超過600磅的主角們,為了要達到減重手術門檻,配合著營養師以及健身教練的菜單,試圖用意志力來達成目標。每次在節目最後看到他們達標時那種開心的樣子,都覺得好勵志好正面。但事後追蹤,發現大部分的人還是復胖了。之後節目叫做「沉重人生現況追蹤」,紀錄了他們不同的心境。本書的作者也是一位減重手術的醫生,但是他從一個不同的觀點來探討過重病人所碰到真正的問題。從病人身上看到的是一種身體受損之外,自責意志力不夠,還有習得無助的絕望感受。減重成功還是復胖?

《沉重人生現況追蹤》擺脫過重與心理創傷

首先他提到的是我們一般對於減重的看法,就是你當我們攝取的卡路里多於消耗的,那麼每7700卡就會增加1公斤。作者說到根據研究的確我們現代人所攝取的卡路里是超過以前的人,但過重的程度並沒有和上述理論成正比,而且在不同的人身上有很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在怎麼吃都可以維持,有些人就會快速的增重。接著他陸續地說明了關於我們大腦控制食欲飽足感的部分,以及他們怎麼和消化系統互相傳達訊息來完成各自的使命。作者也說到「飢餓」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我們身體求生的意念(擔心被餓到)從長期看來絕對是高過所謂意識上的意志力(節食)。這幾篇當中提到許多實驗的結果,還有分析不同種族在不同歷史階段當中,飢餓與身體體重變化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很棒的一點,是他用許多生動有趣的比喻,來說明身體運作的機制。首先當我們的身體意識到他即將進入食物不足的狀態時,就會啟動一連串讓我們感到飢餓並且容易吸收食物的機制。可是為什麼一些在節食當中的人,身體會自然讓整體基礎代謝率反而是下降的。另外包括懷孕的母親,或者是人生當中經歷重大的生活形態變化或是創傷,都有可能啟動大腦覺得需要儲存夠多的熱量,來應付這些壓力。

我們身體原本的機制,在某些情況之下會攔阻那些使我們感到飽足的內分泌,例如在懷孕期間為了讓親子都攝取足夠的營養,在青少年時期為了讓身體能夠健康成長,以及許多動物在冬眠之前需要儲存一定的脂肪讓他維持生命,這些其實都是很好的保護。所以在這些特殊情況以外當我們內分泌失調的時候有些時候是訊息傳遞中間的問題。就像是車子明明油箱是滿的,但儀表板上卻顯示出油量過低的狀況,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時其實是要去解決解讀錯誤的根本原因。然後作者就用不小的篇幅,說明胰島素的運作原理。有許多不同的因素會造成胰島素阻抗,這時候許多機制就被破壞了,同時身體也因為拉警報保全系統面出動(免疫系統),也容易造成身體開始各種發炎,讓身體的壓力更加龐大而造成惡性循環。

糖基本上就是一種毒品啊
美國體重過重的比例,幾乎跟食品署鼓吹使用植物油並且以澱粉為主的食物金字塔時間是契合的

所以作者提出什麼樣一個方式呢?他說我們的身體其實會設定一個「最適體重」(Weight set point),就是大腦會根據你的身體狀況,以及對環境的解讀來定下一個最佳的體重,這時候一方面我們不容易吃的過量,同時身體也會消耗過多的熱量(這時候是用發熱的形式而非轉成脂肪)。這裡面很關鍵的一點就是選擇吃適合的食物(不是少吃),選擇動物油或是橄欖油而非植物油,不要攝取過量的穀物,選擇食物而非食品(也是為了避免因運送方便而大量使用的植物油),認真的控制糖的攝取還有吃零食的習慣(主要是為了減低糖以及植物油),好好的休息達到充足睡眠,保持足夠的肌肉量(讓基礎代謝率可以維持)。我們很難對抗身體自然的機制,即便用意志力對抗的可能也會精疲力竭。但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讓身體覺得那個「最適體重」其實可以降低。關於食物的選擇,也有幾個有趣的訣竅

– 減少攝取一些你的曾祖母不認識的食物
– 減少攝取一些不會腐壞的食物
– 減少攝取包裝起來的食物,特別是成分超過五樣,並且標榜「低脂」「少油」等健康用語
– 多攝取一些富含Omega-3的油脂 (除了吃草的動物,還有自然的魚類之外,各式的蔬果也包含在內。書中講到這些讓身體感覺到要進入春夏的訊息。反之,則是富含 omega -6 的「秋冬」食物像是種子和堅果類會告訴身體即將要進入儲備能量的冬天了。非常有趣!)

看完了這本書突然覺得很釋放,也會反思自己跟食物之間的關係。書中最後有一篇補上的是講到新冠肺炎與體重過重的問題,是兩個長短期的疫情交織在一起。許多的東西看起來都像是大自然的反作用力,告訴我們要慢下來,要休息,不要追求短期的效應而犧牲長期的永續性,好好的吃飯,好好的呼吸,好好的愛自己的身體。

中文版 「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

【我們為何吃太多】牙齒黑成為維多利亞時代貴族潮流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