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幫助職業運動員的作者發現,一般人的生活可能比職業運動員還要累!原來「精力管理」比「時間管理」更加的重要(疑似有中文版,但不太確定)

意外找到這一本20年前的書籍,雖然裡面會出現年代感的事物(例如Walkman,PalmPilot,黑莓機,等等)但是書中要表達一般人平時內耗的程度,或許現在只有更嚴重吧!

書中一個核心的觀念,就是我們人的身心是照著周期性精力的消耗與恢復才能保持活力。書中指出,我們一般人的盲點是把精力當成一個線性的概念,以致於常常會把自己逼到一個極限,深怕休息會造成鬆懈。這樣的結果反倒是疲憊不堪,卻在整體的表現上明顯下降。很實際的例子,就是透過網路我們想要同時多工,卻反而造成沒有一件事情可以注意力集中。作者在協助專業運動員的時候發現,其實運動員在比賽之外的時間,就是規律的訓練,以及非常刻意的休息。相形之下一般人雖然工作不見得像比賽那樣的激烈,但休息也不夠規律。

前陣子網球天王費德勒在大學畢業典禮演講才說道「負面的能量是浪費能量」(”negative energy is wasted energy”)。所以如何要保持充沛的經歷,而且盡量能夠是正面的能量呢?

#間歇性訓練四種肌肉

這是書中提到讓我覺得很受益的觀念,就是人的活力建立在於:「得到稍大大壓力的刺激」以及「充分的休息」兩者交互的循環。這樣的做法有一點像間歇性運動訓練一般,透過一段時間高強度的運動,配合下一段時間的休息恢復。這樣交叉的循環訓練可以幫助心肺和肌肉。而我們的精力來自於這四種就「肌肉」的鍛鍊:

身體能量-啟動活力來源
情緒能量-化威脅為挑戰
心智能量-適當專注和理性樂觀
精神能量-生命的意義所在

#儀式感比意志力重要

說到運動員的訓練,我們通常想到的是意志力。但運動員也是凡人,作者與他們合作的經驗中發現其實建立固定的一些儀式,讓某些習慣自然而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才是真正長久之計。書中有許多的個案分享,針對不同人的訓練需求而開出來的菜單。共同的特色是— 只有針對當事人的生活做些微的調整,或是只增加一樣任務,並非要求他們做巨大而難以持續的改變。

有一種微調,是增加「快充」一般的活動。有些人可能是改變睡覺前的活動順序,有些人可能是一定工作時間後在辦公室走動,有些人是在跟人說話時練習不要立刻反駁,有些人是允許自己做一些感到快樂卻沒有生產力的嗜好,有些人是操練每天回想感恩的事情,而有些人則是要操練每小時深呼吸。大部分人會蠻驚訝的發現,短暫的「充電」竟然可以有蠻好的恢復精力效果。

當這樣的微調也不太容易的時候,作者往往會引領當事人找出自己的「信念」,畢竟我們的行動都是源自於這些價值觀的信念。就像是「腦筋急轉彎2」電影中所描述的一般,只有核心信念釐清的時候,我們才有由內而外改變行為的動力。

#第五個肌肉

也因為人都有「立志行善卻由不得我」的困擾,就有第五項需要操練的肌肉—「誠實面對自己的能力」。往往人在面對極大的不舒服才會不得不正視自己的問題。所以要誠實面對自己,看見相像與事實的差距,才有可能看見自己改變的需要。

更好的一個方式,是建立信任的幾位朋友,並且允許他們對我說真話,允許他們看見我的軟弱,也允許他們指出我的盲點。如果掙扎與痛苦可以讓我們脫離否認而謙卑下來願意改變自己,那這些痛苦經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我想,一個可以開始建立的信念,就是即便已經長大成人,我們還是可以繼續成長。人的大腦擁有了不起的可塑性,這可是面對智能化世界,我們天然的超能力啊!雖然改變不是立即的,但透過耐心且刻意訓練的結果,真的是不容小覷。

美國知名腦神經科學家是這樣說的:
「不管你此刻年紀多大,開始訓練你的大腦進步永遠不嫌晚。因為我們的大腦和其他身體器官不同。肝臟,肺臟,和腎臟在一定的年歲之後都會衰退。但是我們的大腦是越用越靈活的,大腦會隨著我們的使用而進步」

(”No matter how old you may be at this moment,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change your brain for the better. That’s because the brain is different from every other organ in our body. While the liver and the lungs and the kidneys were out after a certain number of years. The brain gets sharper the more it’s used. Indeed it proves with use”)

延伸閱讀「造就運動家級經理人
—《哈佛商業評論》

One Reply to “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