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Fry 賈伯斯女兒的自傳

“When people speak and write about my father’s meanness, they sometimes assume that meanness is linked to genius. That to have one is to get closer to another. But the way I saw him create was the best part of him : sensitive, collaborative, fun. ”

當你父親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科技人,然後有各種傳記電影演出你小時候如何不被他認可,有台電腦可能是以你命名的,你會怎麼寫自傳?如何寫出來不像是在消費名人爸爸?如何不在自己的自傳中因著富有盛名的父親,自己反而消失了?

身為 Steve Jobs 眾所周知年輕未婚生的女兒,當媒體得知她要寫自傳時,幾乎是種等著看好戲的心態,似乎期待爆料,或甚至是報復

令我驚訝的,這本書讀起來沒有那些感覺。作者描述手法,好像用彩色鉛筆在作畫,有點寫實,有點有趣的色彩,但又有一種淡淡的懷舊和惆悵。許多地方描述她父親不知如何拿捏跟她相處的方式,有時把她當朋友 (講一些一般人不會對小孩講的話),有時冷淡,有時又給一些驚喜。加上她的藝術家嬉皮媽媽 (書本第一章描述她媽如何撬開這位前伴侶家門窗,直接進去把傢俱搬走,只因 “Steve 說要給我們,趁他還沒反悔前趕快拿走”),常常覺得作者小時候被迫扮演大人的角色。夾在父母中間時而被推走時而被要求選邊站,也迫使她某些方面提早長大。

雖然總是穿插著她名人爸爸的身影,作者內心世界的描繪卻很深刻鮮明。從孩童時期的天真困惑,青少年時期的掙扎,到大學之後的種種經歷。描述著父母和他們各自不同時期的不同男友女友,如何讓她不斷經歷各式家庭組合,也塑造她如人類學家一般冷眼旁觀的獨立性格。

看過Steve Jobs 的傳記,比較有名是Walter Issacson 寫的 “賈伯斯傳”,我覺得描寫他瘋狂和不近人情的那一面有點太多。個人比較喜歡 “成為賈伯斯”,一方面是寫他從谷底再回到Apple ,歷經磨練更加圓滑的階段,另一方面或許是寫更多Pixar而不全然都Apple,就更顯溫暖吧?

這本女兒的自傳帶來很不同的面向的Steve Jobs。在作者小時候就常常告訴她 “我一定會成就一番偉大的事“ 、“我會英年早逝”,等等。很多描述她被拒在父親生活圈以外的那種痛,讀起來很真實,可是覺得她的寫作似乎是一種療癒,一種同理,一種寬恕。

中文版似乎還沒有。很多關於這本書的中文報導還是著墨在那些故事的表面,所以會有截然不同的評價。這篇紐約時報採訪屬於比較中性,也有寫出很多書中的故事:

“「他不是冷酷無情」:賈伯斯女兒回憶錄中的愛與寬恕 ”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180827/steve-jobs-lisa-brennan-jobs-small-fry/zh-hant/

“當我看到丈夫和女兒們玩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我父親曾想成為的那個模樣——體貼、活潑和敏感。如果能成為這樣的人,我父親會很開心,他將自己圍繞在這類人中,但他最後沒成為這樣的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