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 Well With Others

婚姻諮商竟然是1920納粹德國的發明?(為了優生學而創造的,我看完書到多出查證確實是如此)

這本是屬於到吃甘蔗型的書,越看到後面越喜歡。作者之前就有暢銷著作 ,關於一般對於成功的想法其實不盡正確(我沒讀過),而這次他挑戰的是許多關於人際關係的說法。作者本身並非科班出身,但是他的文章重點在於尋找有利的科學研究來佐證,試圖挑戰一些似乎已經成為「俗話說」的世俗觀點。我對於這樣子的背景其實是半信半疑的。當時看到不錯的評價會買下這本書,一半是因為好奇,另外一半是因為剛好打折 😂 作者引用科學研究搭配有趣的故事,口吻非常幽默但不時會點出一個深刻的觀點,思路流暢在最後融會貫通一點都不違和,書中還有許多關於人際關係很實用的建議作法,真的非常推薦!

「不可以以貌取人」
「患難見真情」
「愛能克服一切」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書中針對這四個「俗話說」來一一剖析。從第一個說法開始,就先挑戰對於我們人類到底判讀他人的能力如何(很差,即使是訓練有素的FBI也是沒有好太多)?講到海誓山盟的愛情,竟然抵不過熱力學定律最終能量驟減的「熵」狀態 (entropy)? 還有從19世紀開始,人們開始追求自我的獨立意識,跟文學上開始提出「人生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是有關係的?因為作者很愛開玩笑,不免覺得他是為了要證明某些觀點而組織自己的論述。但話鋒一轉,每個人類不足的背後,原來都有明確的好處。我們一般記憶會淡去,並且我們會不斷地回過頭去修改重寫過去的故事。可是想想,要是每個人能夠精準地記得過去的一切那真的是最好的事情嗎?另外,這些「不足」,其實在「刻意」與「用心」之下,可以很明顯的有所提升。那些伴侶之間的爭吵,用不同的解讀方式可以變成是提升親密關係的重要溝通方式。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是關於朋友的,裡面引用的研究,指出友情的多寡和質量都會很大的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用快樂。友情同時也是屬於人際關係中沒有契約的,不像親人有血緣或是夫妻有婚約。堅固的友誼,必須付上「時間」與「坦誠」的代價,也因為這些必須很刻意投入,所以一不注意,很容易就漸行漸遠了。而書中提到的幾個研究,也發現所謂「自私的基因」與「對朋友的無私」,其實不見得是矛盾的。因為友情隨著增長,我們會逐漸把朋友看成「延伸的我」,所以那些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故事,也就很好理解了。

 

甚至不一定是表面的物以類聚。書中有個故事,是關於「言論自由」一個有名的高等法院判決。”Hustler vs Falwell” 是一個色情媒體大亨與牧師之間的過招。兩人天差地遠的價值觀,互相抨擊是一點都不意外的。直到兩人戰火延燒到媒體大亨用一個變造的假廣告諷刺牧師在亂搞,事情就鬧上法庭了。幾次敗陣下來,媒體大亨索性上訴美國最高法院。最後竟然成為言論自由的判例,以後這些諷刺漫畫或是其他形式描述名人,都算是言論自由的一種。牧師最後舉手投降,然後媒體大亨建議兩人私下聊聊。他們竟然一起決定要到各大大學舉行辯論,乾脆一起暢所欲言好了。當然,他們每一場都是你來我往唇槍舌戰的,但是兩人之間互相的敬重也開始油然而生。就在辯論當中越來越多像是朋友在互虧 。記得友情的重要元素「時間」與「坦誠」嗎?天南地北的兩個人就這樣不打不相識的成為好朋友。他們並沒有改變對方的立場,但他們在對方身上看見共通之處比歧異更多。最後這位色情媒體大亨跟媒體提到這段友情的時候表示「我萬萬沒想到這事情的結局,比贏得最高法院還要驚奇的是— 我們成了朋友!」

許多研究都說人類是自私的,是利益交換的,是算計過的。但許多天災人禍中看見,其實人性好的部分還是多過那些趁火打劫的。而現在人焦慮和不快樂,主要就是「社群」的功能薄弱了。研究看見「朋友是延伸的我」,那社群可以說是「延伸的我們」。網路讓人無法下線,卻也沒有真實可以依靠的社群。所以不是網路社群媒體不好,而是當它被拿來取代真實連結,就會有一種似乎永遠無法滿足的空洞。而是什麼凝聚我們呢?那就是故事,所以說我們大腦和心理那些遠不如機器之處,正是讓我們可以建立「我們的故事」的巧妙設計。非洲俗諺講到「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或許後疫情被迫慢下來的我們,是個思考怎麼一起走遠的契機呢!

「人類越來越像機器,比起機器越來越像人類,是更大的危機」

“The danger that computers will become like humans, is not as great as a danger that humans will become like computers”

📚延伸閱讀📚

📕”Humankind” 中文版 「人慈」
反思那些人性本惡的論述,重點是我們選擇餵養善良還是餵養黑暗 

📗”Tribe
人類是可以承受苦難的,苦難有時激發生命力。但人們不能承受的是不被需要的感覺

終究,我們都在找尋那份歸屬感

📘”The Lonely Century” 中文版 「孤獨世紀」
孤獨對人體的傷害,竟等同於1天抽15根菸?

在與病毒共存的零接觸時代中,要如何對抗孤獨的魔咒?我們的歸屬感,不是來自於品牌忠誠度或者是消費,而是來自於你親自參與建造的。

畢竟,社群只能建立 不能用錢堆積。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