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rative Economics 故事經濟學

“過去的故事和傳奇,就是下一個爆炸性成長或是崩盤所參考的劇本”

(Stories and legends from the past are scripts for the next boom or crash)

一般來說教授的書我都會讀得比較慢,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教授所寫的這一本也不例外。雖然相對沒有那麼容易讀,卻非常引人入勝。是屬於那種讀完之後,會衍生出更多想探索的問題的書籍。

故事,對於人的大腦,有一種獨特的吸引力和黏著度。這本書很有趣的是把故事的傳播性,與病毒的傳播新做了一個類比。病毒傳播的有利因素,包括感染力,在許多人群聚的地方,超級傳播者,以及不斷的變種,等等。世界上有那麼多的消息,所以會產生動能的常常是那些容易讓人記住或是難以忘記(感染力),在許多人聚集討論的言論(群聚),與名人產生關係 (超級傳播者),還有與人性會關注的事情 (特別是恐懼)結合產生變種而具有更強的傳播力。

作者提到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在30年代,有人設計具有輪子的行李箱,卻被視為是一種滑稽愚蠢的發明 (現在的我們,能想像行李箱沒有輪子嗎?)。直到90年代,廠商把它與航空公司機組人員,做了一個連結,讓這些看起來專業有光鮮亮麗的人,拉著有輪子的行李箱在機場走動著,突然之間這樣的發明變成是專業時尚的代表,也才成為主流。一個實用的發明,被嘲笑了幾十年,直到與一種鮮明可羨慕的形象產生關係,才真正的打開市場。

關於人腦對於故事的接受度,大於事實和數據,作者用一些摔角比賽舉例。明明是安排好的套路,觀眾也知道,但卻仍然樂此不疲的喜愛觀賞。這原因是大家喜歡腦中的故事表演出來,勝於不確定性。故事的黏著性之強,即便之後有事實或是數據佐證,也很難翻轉之前故事已經留下的印像或是渲染力。常常一句巧妙的話,也容易讓人印象深刻 (即便說的人,不見得是原創者),更不用說現在的 hashtag 或是迷因梗圖 (memes)的渲染與黏著度了。

作者提到,在凱因斯經濟學裡就已經講到,經濟當中還是有人的動物本性 (animal spirits),是不應該被忽略的因素。除了心理因素之外,在20世紀隨著氣象預測科學逐漸發達,人們也開始既望經濟景況,可以像氣象一般預測。所以我們會聽到一些用詞,如 “股市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不確定的氣氛” ,然後把某些 “信心指數” 當成氣壓數據來思考。

根據這些邏輯作者介紹了過去市場上,幾大關於經濟故事的類型 (與它們的變種):

  1. Panic versus confidence 恐慌與信心 
  2. Frugality versus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提倡簡約或是鼓勵消費
  3. The gold standard versus bimetallism貨幣與黃金掛勾或是複本位經濟
  4. Labor saving machines replace many jobs 機器會取代許多工作
  5. Automation and AI replace almost all jobs 自動化與人工智慧,可以取代幾乎所有的工作
  6. Real estate booms and busts 房地產的繁榮與泡沫
  7. Stock market bubbles 股票市場泡沫
  8. Boycotts, profiteers, and evil business 抵制購買,與邪惡貪財的企業
  9. The wage-price spiral and evil labor unions 薪資與價格的連動,以及邪惡自私的工會

每一個例子當中,都可以看到不同時空下同個故事套路的變種。同時也會發現一個字詞,在不同的時代是具有不同的意義 (例如 “美國夢” 曾經講的是社會公義,甚至還有一度是提倡節約生活形式,到後來變成買大房大車的代名詞了)

我認為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要鼓勵經濟研究學者跳出自己的同溫層。所謂的“行為經濟學”已經是跨出一步,但他認為經濟學家必須正視心理學,社會科學,甚至是哲學對經濟實質的影響。因為人不是完全理性,而市場不是絕對有效率的。

對我來說讀這樣的書最大的收穫,是再次的被提醒,很多習以為常的用詞和觀念,是經過時空環境變異,並非那麼絕對的。雖然這樣會讓思考變累,但是碰到問題的時候,如果能用這樣的方式回歸事物的本質,又何嘗不是一種可以跳脫框架,找出新的可能性和創造性的方式呢?這樣的意識和思考習慣,讓我們可以不用效法世界習俗慣性思考,心意更新而變化的找出創新之路。

中文版:“故事經濟學:比數字更有感染力,驅動和改寫經濟事件的耳語、瘋傳、腦補、恐懼

*****相關報導*****

敘事經濟學:故事如何改寫經濟歷史

選擇感覺的時代:從敘事經濟學看2016美國總統大選之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