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pan 可不可以不變老?

如果老化是一種疾病而非自然現象,這會如何顛覆我們的觀念以及整個社會?感覺秦始皇會很喜歡這一本書啊!(而且有中文版呢)

《首先可以做一個很簡單的年齡測試SRT (sitting rising test)。赤腳坐在地上,雙腿交叉,迅速傾身向前,看看你是否能一次就站起身?一般來說年輕人沒有問題,中年人通常要用一隻手撐地,老人經常需要一支膝蓋著地才能起身》

1900年時的美國,大多數的人死因歸咎在四種疾病:肺炎,流行感冒,肺結核,和腸胃疾病。但100年後的今天這些疾病造成死亡不到原本的10 %,這應該是一個世紀前的人無法想像的。所以當我們對老化的觀念,也把它想像成一種疾病時,就會開啟非常多人類的潛能,和新產生的議題。

作者用幾個有趣的比喻,說明老化基本上是DNA的資訊遺失。我們大家比較熟知的生物資訊,主要是DNA。但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資訊叫做表觀基因體 (epigenome)這種基因體的責任像是電腦的軟體一樣,告訴細胞應該發育成什麼樣型態與功能不同的體細胞。DNA比較像是數位資訊,就是不斷複製也不會有差異,但表觀基因體比較像是類比訊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衰竭。

從訊號理論來思考DNA資訊遺失

另一個比喻說DNA像是鋼琴上的琴鍵,而表觀基因體是那個彈奏的人。如果彈奏的人偶爾一兩個音出錯,聽眾可能還無法察覺。但如果他開始在不對的時候彈奏不對的音符,看起來就會像是個瘋狂的鋼琴家。琴鍵本身是沒有問題的,需要修復的是彈奏的人。

他們實驗的過程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包含啟動某些基因機制食,老鼠竟然出現早衰的現象。或是用相反的方式修補他們的表徵基因,實驗室的學生慌張地告訴作者,年邁的老鼠們把實驗室的跑步機跑炸了。

關於修復表徵基因的方式,作者雖然有提到一些化學藥物,但他更多提倡一些實驗證明有效,但不需要花錢的方式,原理就是要給身體壓力,但沒有永久傷害。包括:限制熱量攝取,偶爾的禁食,運動(特別的高強度間歇訓練),偶爾讓身體感到寒冷或是高溫,以及吃一些壓力大的植物 (因為會產生白藜蘆醇,壓力很大的葡萄產生的酒也包含在其中喔)

他在最後四分之一,講到人們對於延長壽命研究所詢問的問題。人口爆炸是否會讓糧食不足,是否加劇氣候暖化,六七十歲就退休的人要怎麼辦,不願意退位的執政者要怎麼處理?甚至他自己的兒子譴責他 “你和之前所有世代的人一樣,對地球所遭受的破壞並未作任何努力。結果你現在還想幫人延長壽命,好讓他們繼續大肆破壞這個世界嗎?” 面對自己兒子這樣的挑戰,作者承認他並沒有所有的答案,蛋寫出許多他認為可能的思考方式給讀者參考。過去人類的歷史中也有很多悲觀的預測,最後因著創新和觀念的改變而沒有變成最糟的狀況。整體來說作者還是樂觀的,也就是為什麼他寫書,呼籲人們必須重視這個發展的趨勢。

雖然我不完全贊同作者所有的論點,但有一個說法我還蠻贊成的,就是與其爭論壽命 (Lifespan) 的議題,或許我們更應該著重在增加 “健康壽命” (Healthspan)。很多人質疑他對於研究正常人類壽命的做法,可是也有一些學生跟著他去老人照護院服務時,深刻的體會讓自己年長時保持健康,盡量延長能健康自理生活的年限,真的是對家人和社會的一大貢獻。

這本書科普的成份不是那麼重,更多是作者透過他怎麼進入這個研究 (研究老化)以及他怎麼展望未來,帶出他研究的發現。其實看著台灣現在70-80歲以上的長輩生活,真的比較像30年前50歲的人的狀態。這本書除了科普知識之外,最特別的是他討論這樣的研究帶來的各種未來情境。不管我們是否喜歡和贊成,這都是世界人口結構發展的趨勢,與其被動等待,還不如積極去思考面對,規劃你我的“百年大計”!

中文版背面說明

中文版:“可不可以不變老?:喚醒長壽基因的科學革命

哈佛教授研究慢老20年 關於抗老,他只做3件事

中文版附註很貼心地列出所有科學名詞的簡單解釋還算蠻好懂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