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進入人生下半場,是危機,是換檔,還是再造?

假期間讀這本輕鬆的書,很適合中場休息的閱讀。關於「人生第二曲線」這樣的說法,大部分人應該都不陌生。讀過的內容,多半會提到重新挑戰速度和方向,包括盤點與斷捨離,也包括提早培養更廣的興趣。研究幸福與快樂相關的作者,是哈佛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教授,也當過智庫的主責。他說到寫這本書的緣由,是一次在飛機上聽見一對老夫婦的對話。妻子對丈夫說「誰說大家都不需要你了?」 丈夫似乎不開心的回答了一下,接著那位妻子又說 「你不要再說你乾脆死一死算了」。作者想像說這樣子的話的人或許是一個壯志未酬或者是逐步感到自己被社會淘汰的人士。就在飛機降落燈光開啟時,才發現那位講話的丈夫是在社會中頗具知名度且受人尊敬的人士,甚至在下飛機的時候機長還出來跟那位先生致意。

作者非常的驚訝:如果像這樣的人生勝利組都覺得自己會被淘汰,覺得自己很失敗,那一般人該如何是好?

書中提到追求成功的人,越是成功,約容易在人生下半場有強烈的衰退感。也提到了不同年紀時的智慧表現:在年輕時可以大量記憶與邏輯分析的「流體智力」,在年紀越老的時候會衰退,但在此時,能夠從過往知識和經歷淬鍊出來的洞見,就是另一種「晶體智力」。作者研究出一些具體可行的方法,幫助讀者預備自己更好的從第一曲線躍入第二曲線。

我個人從這本書得到比較新的觀念,就是換檔或再造自己,最大的困難來自於我們早就「物化」自己了。怎麼說呢?

因為人類是社群的動物,我們對於快樂或是滿足的感覺常常是跟別人比較出來的。但是這樣比較所得到的快樂感,是永無止境沒有滿足的一天。因著許多的成就感是這些外在的形象,所以我們不知不覺的在建立自己的某種形象或是人設,這個物化(objectify) 出來的自己,是要花很多力氣來供奉的。

因著物化自己,必須加添很多來維護那個形象
因為物化自己,許多友情變成是交易型的關係
因著物化自己,我們恐懼死亡,難以接受它的有限
因為物化自己,難以相像「弱點」其實是發現新版本自己的可能線索

那些物化包裝,不見得只是財富、身分、地位這些「很世俗」的東西,也有可能是「非常獨特、受人尊敬、成為榜樣、對社會有貢獻」等等這些感覺起來很高尚的形象。努力抓住這形象的背後,是害怕沒有這個形象的自己就沒有價值了 (就像那位飛機上跟太太說自己沒用了的人生勝利組)。如果能夠有勇氣層層剝去用外在物質或是他人稱羨所築起來的硬殼,其實就更輕盈,也更沒有包袱的進入再造的下半場。

我很喜歡作者講到一個他參訪台灣故宮博物院的故事。當博物院解說員跟他分享一個玉器,就問他說「你想像中未完成的藝術創作是什麼樣子的?」,作者很自然地回答是一個空白的畫布。解說員告訴他這是東方與西方對於藝術不同的看法。他說西方觀念認為是從零開始添加逐漸創作出藝術來。但是東方的觀念是藝術本身已經存在,要如何去掉那些不必要的事物,去蕪存菁,讓那個原本就存在的美好可以顯現出來。

這麼說來,走到一半的人生,需要的是拿出勇氣拋去緊抓的形象,拋去對於成就和成功的上癮,探索自己不同的可能性。讓自己從社會對於成功定義的飛輪走下來,才有可能生出新的力量吧!

「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 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 他們行走,力上加力, 各人到錫安朝見上帝」— 聖經詩篇‬ ‭

📚延伸閱讀📚
📕”Didn’t See it Coming” 中文版 「為時不晚」

憤世嫉俗、迂腐脫節、筋疲力盡…這幾個現象都是年輕時避之唯恐不及的,中年發生時覺得自己怎麼會這樣,但其實大家都有可能會經歷這些狀態。有可能事先避免嗎?或是發現自己不知如何進入這些狀態時,有可能把自己拉出來嗎?

📘”Dopamine Nation” 「多巴胺國度」
為什麼已開發的富裕國家往往憂鬱和自殺率更高?從多巴胺的腦內平衡,看見「樂極生悲」或許真有一定的可能性。

這本書好像洋蔥一般,其實層次很多。最後1/3的幾個轉折才是它突出的部分,也是讀到最後我才決定要寫心得分享。作者是美國精神科醫師,也是史丹佛大學的教授,專門治療各種癮症。從幾位病患的故事,還有她自己私下成癮的經歷,看見縱慾的人腦中的化學變化,以及可能的救贖。

📗”The Hidden Life of Trees
中文版 「樹的秘密生命」

從樹木和森林學習生命強韌的秘訣

「事實證明了對樹木來說,年長並不代表著彎腰駝背與體弱多病,而是更加活力充沛與老當益壯,他們的生產力也明顯高於年輕小伙子」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