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行的演員自傳。看來他把光明面與正能量全部都呈現在 Chandler Bing 的角色上,剩下的黑暗就是自己真實的人生了。
「你的癮症總是靜靜的等著你落單,因為孤身一人時你必然跌倒」— 作者在 ABC News專訪中分享
“Your disease is waiting to get you alone, because alone you lose”
書本的第一章,是從他被送到醫院的急診室開啟的。這個過程當中,還好有朋友冒險帶他闖離戒治所,開快車才緊急送到急診室,然後他就進入了昏迷狀態。醫院為他裝上的葉克膜想辦法搶救。根據他是事後的採訪,當天醫院有五位病患裝上葉克膜,五位為當中只有他活了下來。在歷經一連串低谷的黑暗後,他不禁問著上帝:為什麼要讓他活下來呢?
這本書很大一部分的內容頗為消沉,要不是他是以前我很喜歡的影集的演員,我大概也不會特別想讀。但也因為這樣而讀,他赤裸裸的描繪與煙癮、酒癮、毒癮廝殺的血淚史,我才有機會稍微看見這樣的世界當中親身的經歷與感受是什麼。書裡面有很多讓人感到絕望的自我對話,以及講出來應該頗具爭議的言論。但我也可以明白他寫這本書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透過他名人的關注度讓人看見這個惡魔的可怕,但透過集體的互相幫助和同理,仍然是有盼望的。
那「六人行」的經歷呢?一個渴望成功的年輕演員,在上天給他這麼好的機會以及這麼好的一群同儕時,是否會是一個救贖?他描述那一段經歷,可以說是書中一段很令人開心的故事。本來這個角色是要給他的一位朋友,雖然他心知肚明這個角色根本就是他自己,他仍然壓抑著自己嫉妒的心情分享給朋友應該如何詮釋某些劇本對話。但有些事情就是這麼的奇妙,最後朋友不知道為什麼選擇了另外一部電視劇的角色,而我們所熟知的 Chandler Bing 就這樣誕生了。這六位演員,打從剛開始見面時,就啟動了一連串美好的化學效應。雖然作者有很長一段時間暗戀其中一位女演員(然後被打槍好多次),但仍然不改他們逐漸成為真實互相扶持的好夥伴。這個化學效應從他們是讀劇本的時候,就顯而易見。幾乎在每一次 table reading 他們就秒速進入劇中角色的人格,你來我往的快速風趣對話,幾乎就像是為他們量身訂作的一般。
這麼美好的一段經歷,在我讀完之後,我覺得像是為他的心理健康上了葉克膜。他的癮症年輕時代就開始了,參與這樣的一個群體和成功的電視節目,是他當時生活最光明的一面。感覺他與社群同事朋友一起工作時,就是他呼吸新鮮空氣的時候。那些他與生俱來的喜感,小時候為了吸引他人注意的講笑話能力,以及年輕時代特有的身體恢復能力,都讓他好像在當中灌注了生命力一般。但是一離開那個環境,在眾人吹捧他名人身分的時候,他孤單的時候,夜深人靜的時候,那個空虛帶給他極大的恐懼,而他也好像無能為力的投向藥物與酒精的懷抱。我很少看書要一直查這麼多的專有名詞,因為他所涉及的藥物與毒品實在是太多種了。而在這個黑暗面當中,他不能明白,為什麼當其他人跟著他一起年輕不懂事喝酒,或是愚蠢的嘗試一些藥物,居然都可以好像毫不費力地回歸正常生活?
在那個黑暗當中,除了身體的痛苦之外,心裡的煎熬真的是很難想像的。他小時候的經歷,讓自己感覺是被拋棄的。這個害怕被拋棄的心理,讓他一方面極盡討好取悅他人之能事,另一方面是在親密關係當中率先地離開他人,把他人推開(書中最八卦的一段,應該是他和茱莉亞羅伯茨交往的那個故事)。唯一離不開的就是那些藥物和酒精。超過6000次的 AA戒酒會議, 15次進入勒戒所,65次參與排毒課程,到後來其實醫院的醫生很怕接待他,而勒戒所常常需要把他趕逐出門。一方面是他毒癮發作時的各種瘋狂行徑,另外一方面沒有人願意承受 Chandler Bing 死在自己的醫院或診所的想法。這樣的經歷都加深了他的被拒絕感,好像進入了一種自我實現預言的無限循環。
他最後奇蹟似的各自與香煙、酒精、以及藥品逐一的分手了。他說最後他並不是帶著自憐和憤恨,像是個受害者一般的討拍。反而是看見自己的軟弱後降服的下來,再次降服當中他開始看見過去種種的抱怨背後其實生命中值得感恩的事情。而感恩所帶來的謙卑,以及向旁人尋求協助的態度,在我看來是故事很大的一個轉折。他在當中多次的問讀者,那些曾經羨慕他有如此幸運機會的朋友們,也都是那些一起喝酒卻沒事的朋友們。他是否願意用自己千萬美金的身家,去交換一個沒有這些財富名利卻不受惡魔捆綁的人生呢?有興趣的可以自己買書來一探究竟!
讀完這本書,讓我想到以前一首歌的歌詞:
「小丑小丑,是他的心酸化作喜悅,呈現給你」
全文與延伸閱讀在部落格中👇👇👇
📚延伸閱讀📚
📕”Will” 威爾史密斯自傳
也是一位用搞笑來掩蓋害怕與衝突的明星
📗”The Meaning of Mariah Carey” 瑪麗亞凱莉自傳
讀完就明白她為什麼這麼浮誇
📘”Grateful American”阿甘正傳丹中尉演員的故事
也是一位在演戲當中找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