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 (3之1)

“文明是在交流和碰撞中產生的” — <全球通史> (A Global History, by Stavrianos)

地理 — 交流帶來文明成長

學生時代 “歷史”和 “地理” 兩科放在一起,說是“文科”要背很多東西,真的是重點畫錯了。其實我們很直覺的就可以想像,一群人或在什麼樣的環境,就會很自然塑造他的世界觀和性格,也決定了它發展的方向。先分享幾個書中探討到,關於地理位置形塑民族特質的幾個有趣觀點:

– 為什麼希臘神話 “弒父”,而中國人卻是 “殺子”?
– 為什麼中國總是有“一統天下”的願景,不但是當權者,也是全體民眾的期望?
– 中國許多次明顯的進步,跟“蠻夷”入侵時機都有關連?
– 草原 vs 中原,以及兩種不同的草原文化。在馬背上的都不會治理嗎?

主要資源 (主要是糧食和能源)會深刻影響人的組織結構。作者用 “子宮”形容黃河流域的環境,也是為何它能孕育出一個很特殊的文化。這本書從地理條件差異分析中國和其他文化發展的差異之處。

但閱讀時也可以隱約看見,有時候豐富的資源,卻不見得是進步的最好條件。許多創意都是在稀缺中產生的,以色列的水資源科技就是個明顯的例子,還有世界一些開發中國家其實天然資源肥沃但在貪汙中打轉。中國農業發達讓對外發展的壓力比較小,以致於大部分的發展重點是對內的 (政治)。這樣的先天條件,形塑著中國以家族為主要自我認知,崇拜祖先,和為什麼覺得多子多孫多福氣的傳統思想。直到,秦始皇從制度面破壞這個脈絡,才讓“國家”凌駕於上 (看來,“忠孝不能兩全” 是從這個變異之後才成為讓中國人糾結的點)

“人類的整個歷史證明,一種文明能不能進步,往往取決於它是否能從外界獲得刺激。不同文明之間交流的機會越多,各自進步也就越快。而那些長期與世隔絕的社會,注定要停滯,因為它們接收不到外來的刺激和壓力。”

我在思考,因著世界科技更多數位化,行業之間的邊界都模糊了,我們可以如何讓自己站在可以接受碰撞的 “心理地理位置”,保持進步呢?一個人要如何刻意地保持自己有多元的接觸,刻意去接觸自己不熟悉的觀點,刻意去理解跟自己不同的意見,刻意去設身處地站在跟自己不同的世界?

然後在台灣,一個小小的島嶼上,我們有多少心力花在對內探索我們的土地,多少心力保持對四圍大海面向的各種世界積極吸收? 這兩者不是互斥乃是可以相互碰撞激發能量的,而不是對內的井底之蛙或是對外的自我設限。

“刻意突破同溫層” 真的是我們這世代的人每天要努力的功課。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