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Picture 未來電影產業何去何從

When Hollywood meets Northern Hollywood (a.k.a Silicon Valley)

Within the narrative of the fictional Transformers universe, a spark is usually the “soul” of a Transformer

In our generation, technology is that “spark”. Whatever industry it touches becomes a different creature, for better or worse.

That said, the next step is back to its roots. How does story telling change? How did it change the perspectives of financial bottom line? And like all industries, how does China impact the whole equation?

超好看的一本書。任何產業被科技觸擊時,就像變形金剛的火種源觸擊一般,任何平凡的設備也會變種成新的物種。

為什麼超級英雄 (漫威和DC的眾弟兄姐妹們)電影越多?為什麼舊故事開始推出真人版(愛莉絲夢遊仙境,黑魔女,灰姑娘)或是搞笑版(樂高xxx)?為什麼系列電影像是iPhone一般一直推出下一集(暮光之城,不可能的任務,小小兵)?而那些不靠系列只靠明星光環的劇情片 (LaLa Land)越來越少?同時,這些深刻的劇情片在電視影集的世界中開始展露頭角。電視劇越來越像電影,而電影越來越像手機換代。

在廿世紀的好萊塢,電影製作是藝術,也是魔術。製作人只要找到好的題材,加上明星光環,再灑上好萊塢魔術,就可以推出。票房好壞看命運,也看明星(威爾史密斯,金凱瑞,亞當山德樂會有固定票房保證。其實豬哥亮之前也是)

但這些時而賺錢時而虧錢,一切靠藝術直覺的商業模式,碰上“非本業”的另類競爭就逐漸失靈了。首先是買玩具和樂園為主的迪士尼和漫威,電影只是推廣玩具和樂園的 “Apple Store”, 再加上不用太大咖明星卻追求故事原型並用科技主打特效,投資報酬容易算,命中率之高,讓批評它“只有商業沒有靈魂”的好萊塢製作公司又羨慕又嫉妒。另一方面,科技圈的亞馬遜和Netflix, 有著廣大居家消費者數據,得以針對特定族群的口味量身打造劇情片,甚至在前期投資時不計回報只求訂閱量,自然吸引被電影商務模式拋棄的劇情明星和劇作家們找到事業第二春。

最後,當不太賺錢的好萊塢從大陸找到新的金主時,更是加劇了上述的種種現象 (亞洲人可能不明白歐美文化,但總是看得懂特效,也認識蜘蛛俠)

這段歷史中有幾個我覺得值得借鏡的點:

– 什麼樣的美夢終究要面對盈虧事實:而數據是計算的根本

– 讓專家來: 當漫威挑選哪個英雄的故事,他們本來想的是雷神索爾 (天生神力)。但他們決定把一堆英雄人物玩具丟給一群小孩,發現小朋友一致都愛鋼鐵人。因而改變決定

– 回到故事本質: 當明星和招牌製片光環失效,反而讓真心擁戴超級英雄的書呆們成為系列電影的說故事者。把他們與社會格格不入的掙扎,發掘自己的能量,注入影片帶出觀眾共鳴。

– 產業轉型遊戲規則改變: 以往在電影院推出到DVD推出間必須有夠長的時間。科技業的思維 (想像新手機推出)都是線上線下同步推出,所有的規劃節奏截然不同。

– 產業轉型中的組織變革: Sony 在2014年郵件駭客事件中,內部轉型掙扎一覽無遺。有一陣子同時有電視和電影事業處。電影人不賺錢卻仍地位崇高搭著私人飛機到處跟明星hangout,而賺錢的電視事業卻仍舊矮一截。
“Isolated and atrophied cultures often change much more slowly than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the way Sony treated their television business was a perfect example”

– 中國因素: 21世紀電影院收入的主要來源,將大大影響好萊塢的選擇。

最後的反思:用20個小時說故事(電視劇),跟3小時(電影)畢竟不同。但總的來說,身為觀眾,我們將有越來越豐富多樣的選擇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