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要的原則,就是不要欺騙自己﹐你自己正是最容易被欺騙的人”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
(“The first principle is that you must not fool yourself — and you are the easiest person to fool.” Richard Feynman)
從華盛頓日報 (Wall Street Journal) 新書分享找到的這一本,非常好讀而且相當使用。相信每個人,都是希望可以看清事情的真相並根據資訊做出判斷的,但如果數據和真相可以說明一切,為什麼常常在一個議題上面人們會有如此分裂兩極的看法?當我們覺得如果我們意見相左的另一方瘋了,而且不合理,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我們也活在某種偏見當中呢?在某些實驗當中,所謂領域的專家有時候的分裂或是誤判,甚至比沒有相關知識的平常人更加深呢!
這本書用一個鮮明的例子,來說明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未知或是資訊,比較容易保有客觀。一種心態是“軍人”的心態,另一種心態是“探子”的心態。
“軍人”的責任是保護一座堡壘,那個堡壘可能是你堅信不移的立場,觀點,或是信仰。當我們是一個軍人心態時,任何看是要攻破堡壘的資訊,都會被我們看待成必須抵禦的敵人。而當我們擁有一個“探子”的心態時,所有的未知和新的訊息,都可以拿來調整和更新自己的判斷。感覺自己很客觀,或是擁有淵博的知識與經驗,都不足以讓人可以做出客觀的判斷。作者用一個很棒的比喻說明,“要了解你想保護的東西是什麼,你才能夠拆毀那一道圍牆”。我們想要保護的不只是我們的立場,常常是那個立場背後所代表的自我形象,歸屬感,甚至是身份的認同。
作者提到幾個可以問自己的問題,看看你是否有“探子”的心態?
1. 當你發現自己是錯的對方是對的時候,你會告訴他們嗎? Do you tell other people when you realize they were right?
2. 你對於別人批評你的反應是什麼? How do you react to personal criticism?
3. 你會試著證明你是錯的嗎?Do you ever prove yourself wrong?
4. 你會做哪些預防措施來減少自己的偏見?Do you take precautions to avoid fooling yourself?
5. 你的身邊有沒有可以誠實批判你的人?Do you have any good critics?
書中有許多具體的例子和具體的作法可以參考,作者也用了其中幾個方法,在他寫作這本書的過程當中實際的操練。
人類生來是一種社群的動物,所以在保護 “自身立場” 和 “自己人” 的時候必然投入許多的情感與精力來鞏固它。而且人生當中如果每天一直在換立場,改變想法,必然是令人精疲力竭的。也只能挑選需要客觀判斷的事情來檢視。但令人振奮的是,雖然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是如此的困難,可是一旦願意接受新的更新時,看見不同的可能性突然之間就會變得不如想像的困難。而且只要願意保持這樣的空間,時常刻意操練,不需要是最聰明的人,也可以擁有不錯的判斷能力。
延伸閱讀其他幫助思考判斷的書籍:
Thinking in bets (中文版:“高勝算決策”)
Never Split the Difference (中文版:“FBI談判協商術”)
Talking to strangers (中文版:“解密陌生人”)
Blind spots (中文版:“盲點”)
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中文版: “快思慢想” ,我沒有寫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