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rity Paradox 繁榮的悖論

非洲之行的閱讀
My reads during the mission trip to Kenya

終於有時間分享去肯亞十多天讀的書。

因為是前往奈洛比貧民窟的一所學校幫忙,所以選擇了關於社會公義相關的書籍搭配閱讀,分別是:

  1. The tyranny of experts : 講到經濟和政治專家們的計畫性發展為什麼不但無法使國家脫離貧困,反而是剝削貧窮人的權利?
  2. The Prosperity Paradox : “創新者的兩難” 作者最新力作,這次講的是與其談論如何消弭貧困,不如探討如何興起發展。(這裡有中文review)
  3. Just Giving : 探討“慈善捐贈” 到底是幫助貧困,還是讓不平等更劇?作者點到敏感的話題,就是近世紀以來慈善與減稅產生鏈接,讓富人更多投入。但如果從社會一開始資源分配解決不平等是否更好?慈善是好的但多有效,多透明,並因為法律讓慈善事業可以延續後代,是否加贈世代的貧富不均?這本書很硬,也很哲學 (這裡有中文review)

其中我推薦 “The Prosperity Paradox” (可能翻譯成 “繁榮的矛盾”),作者之前的大作“創新者的兩難” 就精采論述到顛覆式創新的發生,主要講到企業和組織的創新。這次挑戰更大的議題: 貧窮。他發現朋友和學生做的一些“打擊貧窮”的事業,立意雖美但常常效果不佳或是無法延續。於是他思考,似乎 “top down push”(由上而下) 是行不通的,但他研究許多脫離貧困的國家,大多是“bottom up” 的創新方式才讓發展成為一個延續的行為。簡單的轉換思考框架就有很不一樣的觀點。

作者用當時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思路做對比。當時所有人都在想如何做出像鳥類的翅膀。但萊特兄弟的思路是“氣流的平衡”。當能用不同的方式來問問題時,新的可能就產生了。我覺得書中幾點可以分享

(1)”Hire for work” 的思考架構。身為商學院教授的作者,把所有購買和使用的行為描述成“僱用”,例如為什麼一個人會花700美金“僱用”他的iPhone,或是為什麼我們會“僱用”一種產品而非類似的其他產品?從“僱用”的角度,會發現很多時候不見得是C/P值的問題,或是替代方案不見得是顯而易見的同類型商品。延伸到許多貧困地區,很多時候人們 “僱用”賄賂行為,是因為它的效率比其他方式高,所以“打擊貪污”的效果,往往不若創造效率更好的替代方案有用。

(2)”Non-consumer” ,要看到那個還不存在的需求,真的需要很大的遠見和勇氣,或是,能明白 “沒有這種產品” 的真正其他選項是什麼。他以非洲最大電信業者當年開拓市場時為例,連基礎建設都匱乏,怎麼會有人要手機?但創業這看到的是人們無法方便聯繫時要付出巨大的時間和交通代價,因而投資在一個還不存在的市場。同樣,窮人會要保險嗎?會需要借貸嗎?很意外的,銀行覺得沒錢的貧窮人,因為替代方案是高利貸,有更好選項時反而更願意守信用 (在奈洛比貧民窟處處看到 M-PESA 行動支付,見證到這個創新所帶來的影響力)。這種“在貧困中看見還不存在的需求”的能力,就是書名中“矛盾”的由來。

貧民窟中處處看到M-PESA 行動支付

作者也分析,有些創新是“效率”的創新,那固然很好,但無法脫貧,而且只要有其他更便宜或是人口紅利更好的競爭者出現,優勢就會消失。能帶來發展是“開頭市場”或是“開創新的生意模式”的創新。

(3) Culture 文化 — 那政府的角色呢?作者認為,政府只是國家文化的反應出來的結果,當然它的角色不容小覷,但等待政府出手有點像是等待媒體自己整頓起來 (媒體也不過是消費者們用收視率反射出來的啊!)。轉變的關鍵是在於心態(文化),當有少數膽敢想像的人,開始不顧條件不足地嘗試新方法,這樣的帶動力才是開創的發展的基本元素。雖然一開始看似微小,但就像是麵包裡的酵母一般,可以帶來持續的增長。

這十多天在肯亞參與服務,我也一直在思考永續性的問題。如果是做公益服務但我們走了之後就熱鬧結束,那我們到底是在自嗨還是真的做對人家有益處的事? 因著這樣的原則,我們挑選可以延續使用,可以培訓,可以存留,可以提升尊嚴的項目做。雖然我們還是只能短期停留,但我看到人與人誠心互動帶來的盼望,看見希望的父母就更願意讓孩子受教育,而受教育的孩子有更寬廣的眼界和實際的技能面對生活挑戰,長期來看我是滿懷盼望的,也彰顯台灣可以帶來的影響力。

台灣團隊探訪100+多個家庭,接觸了400多個孩子,翻新他們的校舍。這是其中一面美化的外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