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醫生書 這本寫作的初衷是看到“五大皆空”,醫病間的信任受到很大的挑戰,所以醫師想把這個職業美好的一面呈現出來。對象是高中大學生,所以很有畫面(各種的大腦手術),很容易讀 “一個醫生不能沒有任何信仰,或是廣義的某種價值。我們看到史懷哲,馬偕,畢嘉士等無數的西方傳教士都以自己的信仰為核心,以行醫濟世作為實踐信仰的一種積極方式。 有的醫師信仰上帝,有的醫師信仰錢,有的醫師或許信仰聲望,有的醫師信仰技術。不同的終極關懷,形塑不同的醫師典型,那是誠於中行於外,談吐之間掩飾不了的精神氣質”
Tag: 醫療
活在當下並不夠,要將待辦事項往、前、移
中年人的必修課題。 最積極的事就是調整自己,然後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 儘管子女無法直接報答父母,卻可以把父母的付出傳承給下一代。沒有下一代也能對社會付出。 人生在世無法一個人生存,必須和他人有所連結,和我有連結的人又和其他人有連結,在人與人的連結之中,我可以獲得,也能給予。” –岸見一郎
Our brains’ amazing plasticity
What medicine means at the end of the day
Our mind also comes in different shapes and colors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Smarter patients empowered
A much needed review of Taiwan’s healthcare system
“The world needs all kind of minds” — Temple Gran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