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Money Smart Kids

美國知名理財教育父女檔 Dave Ramsey 和他的女兒Rachael Cruz,在電視節目當中接到觀眾的call應,詢問各種他們所遇見的財務問題(有些真的很精彩),是一個相當受歡迎的節目。在更多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Dave Ramsey在年輕的時候,雖然收入豐厚,但因錯誤的理財觀念搞到破產。從那時候,他重新建立自己的財務規劃和紀律,也立志把這樣子的觀念和教育能夠帶給更多的人。在破產時期出生的二女兒Rachel,親身經歷家庭財務教育的養成,因此也投入在父親的理財教育當中,深信預防勝於治療。雖然美國的消費和理財文化跟台灣不盡相同,但書中提到的許多觀念以及務實的做法,相當受用,有中文版喔!

“More is caught than taught”
(身教重於言教)

#孩子的理財教育不能等
他們寫這本書的動機,是作者歷經財務狀況的高山低谷後,不解像「理財」這麼重要的能力,為什麼在家庭或是學校教育當中並沒有特別受到重視?同時有許多尋求協助的聽眾,在改變策略,並逐步清償了負債進入財務穩健之後,都很自然地會問,那我要怎麼教導自己的孩子使他們從小就有正確的觀念?

書中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就是教導孩子勤奮工作的必要性,以及跟錢財之間的關係。書中設計很多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在家中承擔某些責任,或是發揮創意產生價值的時候,如何讓所謂的「零用錢」更像是工作的工價一般。他們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教導他們把所拿到的錢放在三種不同的信封當:「存款」,「花費」(訓練規劃預算),還有「給予」。書中有講到,對於每一個信封裡面錢財的使用,如何教導,並且給予嘗試和犯錯的機會。

其實與其講「理財教育」,還不如說是一種透過金錢開始建立與灌輸價值觀的實務操作手法。Rachel 從女兒的角度,也分享許多小時候受到的震撼教育,以及長大之後如何感謝父親從小的理財教導。

#關於債務的各種美化和謊言

書中特別講到,現在的社會(特別是在美國)對於債務這個議題,有太多美化的包裝以及引人入坑的謊言。在美國很多人從小就被教導,你必須要用信用卡刷卡才能建立你的信用分數。許多的信用卡公司不惜在兒童或是青少年可以接觸的媒體當中,大量置入行銷,讓信用卡的使用變成是愉快而且合理的。但其實美國根深蒂固的歷史清教徒文化,更多講究的是節儉和勤奮。書中再度的倡導這種看似古板的觀念,建議家長們讓孩子從小就能夠存有足夠的現金,並且少用信用卡或是其他借貸的方式來作為消費的管道。要能夠徹底這個觀念的深入,另一面就是讓孩子找找看見現實世界的實際狀況,因為太多負債的產生,是來自於某些需要外在肯定的慾望或是同儕壓力所造成的。同時他對於美國人很愛講的”Retail therapy” (用購物物來療癒自己),深刻的感到不以為然。使用現金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付出現金的孩子會實際感到錢變少了的「痛」,相較於刷一張塑膠卡片,或是線上課金,這些都讓花錢變得好像不痛不癢。

另外一個很容易讓債務不知不覺的找上門的,就是大學的學生貸款。這種負債在美國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特別是現在許多揹負學貸出來來工作的學生,只能找到高中畢業生等同的薪資工作。Dave Ramsey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的不負責任。當然他肯定大學教育帶來的價值,但是他認為有必要教導孩子如何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教育,並且也讓他們能夠負起一大部分的責任(包含學生時期的打工,或是花心力去找尋許多獎學金和補助的管道)。

#與世界價值觀的一場戰爭

而在這個理財教育,價值觀灌輸的任務之下,書中講出其實家庭教育正在面臨一場與世界價值觀很真實的戰爭。因著消費文化盛行,特別在現在美國這種消費至上的世界中,背後隱藏的訊息就是「你如果不買這個東西你就不夠好」或「有了這個東西之後你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這種價值觀背後隱藏的含義,就是把很多的事情當作理所當然。他特別說到小孩年幼的時候拗東西可能很可愛,但長大就變成一個覺得全世界都欠他的人的時候,就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了。除了不斷地創造一些機會教育,去抵抗這些無孔不入的錯誤價值觀之外,最好的解方當然就是積極的帶著孩子一起去為自己所擁有的事情,條列出來並且好好的感恩。

書中最後講到的其實是親子關係的核心。Ramsey一直強調的,就是父母應該好好的當父母,不是當麻吉或是補償自己心中的某些缺憾。給予指導和建立界線,不管孩子如何哭鬧反叛都能夠堅持。他說只有這樣子,才能夠真正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和健康的責任感。有朝一日當孩子真正獨立的時候,或許你才有可能變成他的朋友。

“When you give them the stuff without giving them the character to carry it, all those things you think our blessings actually pile up on your kids back and crippled them”
(當你給孩子種種的好康,但沒有給予他們足夠撐起這些祝福的品格,那些好意的給予就很容易成為壓垮孩子的重擔)

中文版:「錢的決定學,讓孩子一起成為財務蒙福的好管家」

📚延伸閱讀📚
📕”How to raise successful people
(中文版:「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廿一世紀的社會會有巨大結構變化,超越上個世代,即便舊制度仍餘音繚繞著,但新的衝擊早已檔不住。很多父母的焦慮是來自與孩子是否未來有好的發展和生活,因此非常好意地要介入,但我們所熟知的“成功模式”真的還管用嗎?

這裡講到的熱情,不是 “追隨你的夢想”那麼膚淺,而是真的在乎興趣,真的在乎是否成為別人的祝福,真的當成自己的責任,真的喜歡到願意忍受無聊和挫折的那種恆毅力。

📘”The Anxious Generation
(中文版:「失控的焦慮世代」)

Z世代是一個焦慮世代嗎?過多保護的實體世界,加上過少保護的虛擬世界,讓第一批接受手機用平板當保母的孩子們,經歷前所未有的情緒和大腦形塑。這些影響深入到孩子們的價值觀,以及自我價值感。在無法脫離線上世界的現代,有什麼具體的方式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我價值和人際關係嗎?

 

8 Replies to “Smart Money Smart Kid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