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 of my Skull “無聊”的心理學

每個人都有感到 “無聊” 的經驗,可是你會怎麼定義什麼是無聊? 而且你會怎麼研究這個議題?在人腦進化的過程,“無聊”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這本書是我在經濟學人雜誌 (The Economist)上看到的。一些國家在疫情中必須社交隔離,彷彿一場大型社會心理學的實驗,很多因著無聊而生的行為紛紛出現。包括歐美人士開始迷上抖音,包括政治上更極端的言論,當然還有孤單造成的憂鬱症狀。

作者從很多有趣的面向來分析“無聊”這個感覺:

– 無聊時候的腦內狀態是什麼,動物會無聊嗎?(會,而且實驗設計的方法很有趣)
– 無聊跟年齡有關嗎?(似乎有,但很強烈的影響因素是每個年紀的責任和社交狀況,比年齡本身還影響著無聊的傾向)
– 和 “無聊” 有正相關的心理狀態是什麼?(通常是憂鬱,找尋刺激,以及侵略性的態度)
– 極端的無聊會有什麼結果?例如太空人,沒有戰事的士兵,還有關禁閉的囚犯 (很不幸的是,很多容易無聊的人也容易為尋求刺激鋌而走險,但牢獄的生活讓他們無聊的傾向更嚴重,也是為什麼有監獄改革的聲音,免得關出更多危險的人格)

“Boredom is the unfulfilled desire to be mentally occupied. It’s an uncomfortable feeling motivating action” (無聊是心思無法被佔據時的不滿足感,它是種不舒服的感覺,驅動我們要做些什麼)

作者們指出,無聊時那種躁動的感覺,是否是一個提醒?現代人因著手機和無止盡的影片和社群媒體,似乎有著一個無聊的特效藥。但結果往往是被動吸收資訊時,反而更加加深了無聊的躁動感。而且研究中還看到這樣的傾向讓Google 搜尋 “無聊” 的數量,逐漸被搜尋 “憂鬱” 所取代。

那麼,“無聊” 的相反是什麼?書中有提到幾種可能: Flow (全神貫注時的心流), 好奇心,以及完成事情時的放鬆,都顯示出明顯讓無聊的狀態降低。

所以,下次感到無聊時,與其趕緊找個填補空缺或是逃避不舒服感覺的活動讓自己更焦慮,不如深吸一口氣,藉著這個機會更了解自己,可以做些主動性的活動,或是探索你周圍的環境。

順帶一提,研究顯示閱讀會訓練一個人的想像力,也可以有效降低無聊感!😉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