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Filters 摘下濾鏡的 Instagram

“Instagram ended up fuelling a problem not just about truth in advertising, but about truth in life.”
“Instagram 到頭來不但是加劇了廣告不真實的問題,更是造成了生活的不真實的呈現”

又是一本追劇感的書。Instagram 的故事,雖然不若之前Theranos “一滴血”女王鯨豚億萬的馬來西亞弟弟白領犯罪那麼爭議,或是 Uber 的創辦人故事那樣充滿明顯不道德的人格,但因著它影響的人數更多,而且更是深入心理和社會層面的。

就像許多矽谷的創業故事,創辦人一個好的想法,加上清楚定位,初期夥伴的支持,以及一些好運,讓Instagram 很短的時間內就爆紅,並且以10億美金的價格被臉書收購。這個過程雖然辛苦,但確是美好的團隊合作回憶,

這樣聽起來像是故事的美好結局?其實只有整本書的1/3不到。當媒體述說著 “價值10億美金但只有13個員工的公司”, 大部分員工驚訝之餘,其實沒有得到想像中的好處 (就是直接變成新的母公司的員工,沒有分紅),而幾位創辦人雖然保有自主和執行長的投想,在新公司一意追求成長的文化中,處處感受到敵意。在幾年的張力當中,一方面的確因為母公司強大的資源而茁壯,卻也被迫妥協原本“注重社群,注重美感與使用者體驗”,必須拿出成長的數據。

書名 “No Filters” 是 IG 常用的hashtag,意指不加濾鏡的原圖。作者試著描繪拿掉濾鏡的 Instagram, 看到整個故事當中活生生的人物和他們的人性。裡面有第一篇IG文章的故事,有第一個濾鏡 “X-Pro II” 的產生,有 Instagram Stories 如何在創辦人反對中產生,以及原本主打藝術家和小人物的社群怎麼變成名人和品牌競相出頭的平台。

(創辦人的第一則IG po 文)

“Filters”(濾鏡)真的是讓人人都成為攝影家,還是讓人刻意打造數位世界中的自我形象?
“Influencer” (網紅)真的是帶來影響力,還是只是帶貨能力?
“Hashtag” 產生的是真正的社會改變,還是讓人自我感覺良好的便宜良心?

書的最後1/3著墨在被併購進去之後的各種矛盾,處處透露著母公司的眼紅和控制。一開始以為可以得到的支援變得處處為敵,從重大產品決定,到辦公室裝潢和垃圾桶風格都水土不服。併購前再多承諾的自主權,還是抵擋不過Facebook 一心只求成長的野心。而在好不容易達到 10億用戶數時,換來的確實疑似功高震主的嫉妒。特別是在 IGTV 功能發佈時,得到的電話是 “老闆很生氣這個 App 的Logo 太像 Facebook Messenger”

在2018年時,兩位創辦者一起離職了。從商業面來說他們或許是非常成功的。但他們所創造出來的產品已經變成一個新的物種,不但遠離他們的初衷,也深刻影響現代社會的樣貌和年輕人看待自我的方式。

“But over the years, Facebook infused its ethos into Instagram. As Instagram became part of our culture, Facebook’s culture of measurement did too. The line between person and brand is blurring. The hustle for growth, and relevance back by data, is now the drumbeat of modern life online”
(“但是在幾年之後,臉書將他們的經營理念注射在Instagram裡。隨著 IG 成為現代文化的一部分,臉書的量化文化也隨之侵入。個人與品牌之間的區隔逐漸模糊。而為了成長汲汲營營,並且用數據體現重要性,也成為推進現代人網路生活的主要節奏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