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本來就是該複雜的
綜觀人類的歷史當中,「能源」與「資訊」是推動發展的兩大支柱。能源包括了食物,燃料,以及任何動力所需要的能量來源。在近代大部分的時間,能源公司一直都是盤劇股票市值前幾名。但是就在最近10多年裡面,資訊的發展突飛猛進。從市值的領先指標已經可以看到這個微妙的變化。而且資訊不限於電腦科技,像是生物學的DNA和基因工程的CRISPR ,都可以算是資訊科技用在生物領域的重大突破。所以說現代進入資訊的時代,一點也不為過。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一個切入點,就是這個資訊時代的發展,絕對不能只思考「資訊量」的問題。作者從歷史研究的角度,說到人類歷史對於資訊的發展,重點是在於如何連結以及散佈資訊。如果有閱讀過他之前「人類大歷史」的系列書,會看到他總是提到「故事」在人類能夠彼此連結,甚至彼此合作,扮演了關鍵的影響力。但是這些資訊量再怎麼多總是會有錯誤,甚至因為大量錯誤的資訊,強化了既有的某些偏差。所以「三人成虎」或是「以訛傳訛」的事情,從古至今都會發生。如果這些錯誤無法得到修正,那麼故事就不只是大家口中的一種說法,而會成為一種影響現實的具體力量。
從這個觀點,作者很快速的回顧了人類群體及種資訊連結的制度。包括的民主的制度以及極權制度。很重要的是光是民主制度就像是一道光譜一般,並不是那麼絕對的0與1。這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號稱是民主國家,甚至有些強人統治的國家也舉辦選舉。所以,舉辦選舉就代表民主嗎?
#是否民主在於是否能自我修正
透過分散式管道來散布資訊的民主制度,有很大的程度是下放決策權在終端,同時也必須要能夠有效地從這些終端得到反饋,並且修正他的方向。因此作者對於民主制度的定義是這樣的:
「擁有強大自我修正機制的分散式資訊網路」
能夠讓這樣的機制健康的運行,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對話暢通,以及像新聞媒體有一定牽制的力量。作者提到以美國為例的民主國家,現在最大的危險並不是來自於他國,而是不同意見的人似乎已經沒有辦法好好的坐下來彼此對話了。但是要能這樣做的前提,需要讓大家都能夠對自己從未親身經歷過的議題,有一定的理解。
其實現在的社會運作如此複雜,要花時間理解所有的議題真的是非常的困難。新聞媒體的世界因著要吸引眼球,並且獲利的壓力,傾向容易從標題聳動來獲取注意,或是用種種懶人包的形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就像你在網路上或是社群媒體上看到更多關於某人的動態,這到底會幫助你更認識他,還是對他有更偏頗的刻板印象?因為對話不該是追求快速方便的,能夠創造一些機會跟意見不同的人真正面對面談話以及從一個「人」的角度去認識他,大概是現在最需要創造的空間吧?
另外,我想到有許多的藝術創作(不管是影片,音樂,策展等等),都能夠用一個比較溫和的方式來幫助人進到另一個人的世界當中。
#民粹主義的危險
也因為這樣,在許多民主國家不小心就容易生出保有強烈個人色彩的政治人物出現。有魅力並不是一個問題,但如果他的言語中透露著「我代表著人民」,那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了,因為誰是人民呢?人民其實是好多想法跟價值觀不同的人所組成的。這樣子的一種傾向,在沒有留意的情況之下,很容易破壞意見不同的族群當中的對話。
作者也提醒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就是為什麼民粹主義這麼的具有吸引力?常常是因為帶著民粹色彩的政治人物所說的話,還不一定都是錯誤的。但是麻煩的是民粹主義常常的根源,是相信人類歷史上總是弱肉強食,所以會用一種黑暗和憤世嫉俗的心態來伸張正義。可是,如果要仰賴一個人來作為正義的代表,不但是把風險放在那個人的食物上,更是代表這個資訊的網路逐漸失去自我修正的能力了。
這麼說來, A I科技是否是極權主義者的夢幻工具呢?終於有一種可以有效而且全面監控所有人一言一行的科技了,甚至內心的想法和不同的意見。接下來就是這本書我覺得最有趣的一段,極權者面對A I科技,到底會成為他的新主人,還是成為他的傀儡?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oobit 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