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Something for Nothing

用理髮找回街友的自尊

作者是倫敦的一名理髮師。從小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表現,特別上課時很愛跟旁邊的同學講話。長大後,沒有特別想要做什麼,意外的接觸理髮發現自己還可以就變成了他的職業。倒是可以跟不同的人聊天,是他職業中的樂趣。

偶然的一次他跟一名街友閒聊起來,想到所有理髮工具都戴在身邊,就一時興起地問對方是否有興趣讓他理髮?在理髮之後他讓對方照鏡子看看新的自己,意外的發現對方眼睛亮了起來,好像找回那個封藏已久的尊嚴。從此作者就常常跟不同的街友接觸,並且詢問對方是否有意讓他協助理髮。他把各種理髮前後的照片分享出來,得到出乎意外的巨大回響。於是開始了#DoSomethingforNothing 的hashtag 在Instagram 上面。透過網路大量的觸及,不但散播了這個影響力,竟然出乎意料的激發了其他人的善意行動。包括用自己的專業協助藉由,甚至有人在網路讀到某些接受理髮街友的故事後,願意提供一些財務上的協助。

書中分成許多的城市以及許多人物的故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但共同的是看到生命的不確定性以及人的脆弱與堅強。許多晚上要睡在街頭的人並不是沒有工作,而是工作不足以讓他支付一個居住的所在。其中有許多人遭逢巨變,怎麼樣也無法想像自己流落街頭。當然也有些人是誤入歧途,或者是從止痛藥不小心變成毒品成癮。而有人從小就在一個沒有支持功能的家庭中長大,面對融入社會比一般人有更大的障礙。作者嘗試善的跟對方聊天,在雙方都敞開心房之後才提議理髮的想法。從照片中可以看出許多人理髮之後的煥然一新。也有人並不想接受理髮,但光是有人願意停下腳步好好聊天就感到10分的滿意。有人在之後找到了棲身之地或是好的工作,但也有人在不久之後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作者在這個行動當中最大的發現,是從街友的視角看到社會中很容易給予的批判眼光。他說藉由理髮並不能解決對方的問題,但是一點點的善意所帶來的影響力也超乎他的想像。他寫這本書就是想要鼓勵大家,不要小看你善待他人的力量。

作者藉由現在的影響力,跟攝影家和策展朋友們用各種的方式來持續傳達這樣的信念。對他來說,他仍然想要當那個總是想要跟旁邊同學講話的那個孩子,因為他長大之後才發現,那是他成為這個世界祝福的方式— 讓沒有偏見的接納成為恢復的開始。

「笑容雖然無法醫治他人的創傷,或是修補一個生來就遭受許多患難的人破碎的心。但我相信一個微笑是我們每天能做出最有力的決定之一。能有意識的思考我們如何對待身旁的人。能夠相信他人最好的一面。能夠根據實際互動的經驗來形塑我們的觀點,信念,和理解,而不依賴他人的評價。」

“While a smile does not heal trauma, or mend the heart of someone who’s been kicked around since the day they came into the world, I believe it’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choices we make each day. To be aware of how we interact with those around us . To choose to giv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to other people until they prove us otherwise. To form our own views, beliefs, and learnings, based on our actual experiences, rather than the opinion of others rubbing off on u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