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看過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還記得:樂樂,憂憂,怒怒,厭厭,和驚驚嗎?),那麼這本書就是給大人的情緒使用指南。
作者Brene Brown之前有不少暢銷書,包括「召喚勇氣」,「脆弱的力量」等等,也因著她的TED Talk 使他這方面的研究廣為人知。我看這本書之前有一點擔心會不會流於心靈雞湯類型,但看了許多書評之後,決定相信她的研究專業。而讀完也發現他和團隊的確結合了數據和觀察的研究基礎,至少給我們這些心理學的外行人有個清晰易懂的藍圖。
她列出了所有研究中能夠具體定義出來的87種情緒 (甚至包括無聊,懷舊,退縮,習得無助,被忽視,見不得別人好,完美主義等等),一個一個了解時,還真的會同意這些細分情緒的定義和彼此之間的關係!我覺得這本書很棒的地方有三點:
首先,依照他們的研究,大部分的人所列出的情緒字彙,大概就是 「開心」「傷心」還有「生氣」。她們團隊之所以要把情緒做出這麼詳細的分類以及明確的定義,就有點像是把人體各種不同的器官和細節能夠明確列出 (也就是為什麼書名要用地圖 “Atlas” 這個字眼) 。想像一下當我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如果只是告訴醫生很表面的現象,例如「痛」或是「不舒服」等等,應該會很難對症下藥。即便能夠指出在身體感知的位置,還是有可能流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狀態,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的核心。以「憤怒」這個情緒為例,他很有可能是:焦慮、沮喪、受侮辱、無助,或甚至嫉妒等等,所引發的表面現象。如果我們單純只是用「憤怒」來理解或是處理他,很有可能無法解決問題或甚至用錯誤的方式來回應他人或自己的憤怒。
書中指出憤怒背後種種可能的底層原因
其次應著這樣豐富的詞彙分類,作者也指出很多的反應常常看似是好意,但其實是拉遠的人跟人之間的距離。他們把這樣的情況稱之為「近敵」(Near enemy) ,相較於比較明顯的對比,這些看起來很像的「近敵」其實更像是披著羊皮的狼,具有十足的殺傷力。其中幾個例子包括「愛」的近敵可能是「依附」(也常常是為什麼會出現讓人窒息的愛,或是以愛為名的情緒勒索)。另外關於同理心也有好幾個類似的近敵,例如「同情」(pity)看起來跟「同理」(compassion)有點類似,可是他本質是在說「我和你是不同層級的」,反而會拉開彼此的距離。其中關於「同理」,書中列出許多「幫倒忙」的殺手,包括:
同情「你這可憐的小東西!」
論斷「你真的應該要覺得很丟臉/糟糕」
失望「你真的是讓我太失望了」
責怪「你當時到底在想什麼啊?」
逃避「你別這麼誇張/敏感好嗎?」
比較「這樣哪有很慘?我告訴你我上次⋯⋯」
義正嚴辭 「天哪你怎麼會幹這種事?」
急於給予意見「我知道,你應該這樣/那樣做」
最後,作者提到他們研究的目的是透過更豐富的情緒字彙,幫助人們可以更好理解自己。真正能夠認識自己的情緒,才會不被情緒所掌控或是迷惑。而且只有這樣才能夠學會健康的與他人連結。所以書中最後講到當別人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時,我們可以好好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的「故事持守人」(Story Stewardship):認真的傾聽,好奇地詢問和確認,不要論斷,也不要急於想要幫當事人解決問題。最要避免的就是成為「故事的攔截者」:例如直接下結語 (”你就是這個老樣子”)或是從對方的經驗直接搶過來定義後續發展 (”這太荒謬了,我要去發起一場抗議⋯⋯” 然後之後完全變成自我中心的目的,早就忽略與分享者一同站立和陪伴)
作者說,她過去一直覺得他的研究室為了要讓人理解他人的情緒。但多年之後他認為我們都沒有辦法真正完全的知道他人的感受,可是我們都可以學會透過認識自己建立健康的自信,學會不帶批判的與他人一同站立,同時也學會做一位好的故事持守者,單純地向對方說
“ I’m grateful that you’re sharing this with me . What does Support look like?”
(謝謝你跟我分享這些,你覺得我怎麼樣做可以讓你感到被支持?)
“Vulnerability ….is the courage to show up and be all in without actually being able to control the outcome”
(脆弱…是一種即便知道無法控制結果,仍然願意參與其中,並全心投入的勇氣)
作者代表作之一 :Brene Brown TEDtalk 「脆弱的力量」
https://www.ted.com/talks/brene_brown_the_power_of_vulner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