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e-thru Dreams 得來速的夢想

週末在家吃了我最愛的漢堡,然後讀這樣的書,感覺很應景!

“Ultimately, fast food succeeds and has succeeded in large part because its appeal transends nearly all demographic bounds. More than its innovation, imagination, convenience, value, or capacity to decode the national appetite, fast food’s greatest virtue…is creation of America’s most successful demographic gathering point..with practically no barrier to entry or belonging.”

“總歸的來說,速食之所以成功並且一直不敗是因為它的魅力橫跨所有的族群。不只是它的創新力,想像力,方便性,價值,或是能洞見全美民眾的胃口,它最重要的好處,是創造了美國民眾最成功的聚集之處,幾乎是沒有門檻攔阻任何人參與或是找到歸屬感”

作者帶著讀者們總覽近百年的美式速食歷史。對於剛剛讀完汽車史的我來說格外有意思,因為速食的發展脫離不了交通和城市發展。最初的肯德基就是高速公路加油站意外的轉型 (老闆發現自己煮給家人的炸雞受過客們的歡迎,他穿上上校裝扮出現更是大受好評)。Dairy Queen 霜淇淋讓逐漸轉往郊區居住的家庭有個出外的好好理由。而麥當勞的餐點與價格設計,更是讓孩子們對它憧憬。得來速的出現,更是讓汽車杯架成為比要配備,也帶起美國90年代,所有車廠大量銷售 SUV 休旅車 (車廠新車必須是讓人可以安心方便在裡面用餐的)。而加盟生意模式出現後,速食公司就快速成長,也讓原本是“鄰舍”的親切感,逐漸成為冷冰的大企業怪獸形象。

在企業發展和資本主義討論之後,更多是文化上的。美式速食到了世界各國就生長出不同國家的獨特菜單 (例如,在日本,聖誕節吃肯德基是一個儀式)。還有因著社群媒體興起,速食公司讓它的粉絲們更有參與感,或是創造話題 (一個美國青年如何讓溫蒂漢堡給他一年分免費的雞塊吃?)。而讓人吮指回味無窮的肯德基推出炸雞口味的指甲油也很順理成章了吧 ?也有與實體活動相互拉抬的活動 (NBA 芝加哥公牛隊 2012 年大戰公鹿隊時,得到100分全場可以吃免費大麥克,以致於罰球時全場喊著“我們要吃大麥克”)

最後,速食也反應了社會的變動,幾十年前是青少年第一個打工經驗,到現在許多速食店員工是老年人退休後為了收入或是與人互動而打工 (全世界最老的麥當勞員工),還有千禧世代越來越不想買車的城市生活形態,和對於動物保育以及環保意識的高漲 ,帶動人造肉的逆襲。相信接下來速食仍然會像是社會小小的縮影一般繼續演變著。

食物不只是生理上到飽足,更是心理的滋養,是文化,是經濟,是流行趨勢,是歸屬感,也是人們共同記憶的形成。

(這家叫 “JB Burger” ,在大安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