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 (3之2)

“中國的悲劇乃是其在地方組織及技術上的設備尚未具有規模之際,先已有大帝國之統一,因之上下之間當中缺乏一段有效的中間階段,全靠君主專制以他們人身上的機斷彌補” — 黃仁宇

早熟的中國, 秦到清近兩千年的鬼打牆

看一本書之前,我通常會花一些時間了解書的“結構”,因為對我來說,比內容更重要的是作者處理主題的思考方式,或是講故事的觀點。一般來說從目錄著手可以看到大致的樣貌。這個做法在讀歷史的時候更加重要,畢竟歷史事件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所以要從歷史讀出新的觀點,就必須要有創新的角度。

因次,這本書另外一個很有新意之處,是他跳脫我們熟悉的改朝換代線性思考。我很推崇的歷史學家黃仁宇,雖然讓我對中國歷史有個宏觀的理解,但他分析的脈絡還是按照時間軸,有時快轉,有時慢動作 (例如他的名著 “萬曆十五年”)。這次“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點出了中國在三朝 (夏商周)是一個形態 ,從秦(戰國時代的秦)開始一直到清末的兩千年就是重複同樣劇情,然後民國開始之後又開始找尋新的節奏。

書中很細緻描述春秋戰國世代,從百家思想爭鳴,到法家如何讓秦一舉贏得天下,比世界上任何文明都提早進入了統一。雖然秦朝不久就是漢,當權者想要繼承這個政治哲學卻又擔心“法家”品牌形象太差,所性就把儒家的名字拿來借殼上市,說是“獨尊儒術”,其實本質還是中央集權

因此,書中回答了很多有趣的問題:

– 孔子為什麼不像其他各家有自己的著作?
– 中國文化真的是儒家文化嗎?
– 原來改朝換代是中國獨有的現象?
– 為什麼中國獨有的“官逼民反” 和 “農民起義”?
– 乾隆世代是盛世還是饑餓世界?

另一個有趣的結構,是作者分析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神同步”的百年。但更有趣的分析在論述,為何一個會歸向合一,另一個註定分裂?

任何組織或是群體的結構設計,真的要在 “效率” 和 “權衡” 當中做好的選擇。在民主制度受到不少考驗的廿一世紀,真的很需要智慧來調整啊!

Leave a Reply